最近,春豔有些犯愁。她在網上認識了一個人,名叫信哲。原本彼此聊得挺愉快的,春豔只是把信哲當成好朋友而已。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出乎春豔的意料。透過攝像頭,他們不僅在網上見面了,信哲居然還大膽地向春豔表白了。
“你讓我想想,我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
“沒關系,我給你足夠多的時間考慮。”
面對信哲的表白,春豔根本沒有反應過來。當時,他們正在聊娛樂新聞,誰家的女兒結婚了,誰家的兒子離婚了。冷不防,信哲撇開了話題,冒出了一大段表白。片刻間,春豔像遭遇“意外搶劫”,一下子變得呆若木雞。
晚上,春豔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她覺得,信哲是個不錯的男人,要學歷有學歷,要相貌有相貌。關鍵是他們兩個人很合得來,性格脾氣都差不多。如果選擇信哲當男朋友,那肯定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
可轉眼間,她又覺得,他們是在網上認識的,有點兒不太靠譜。眾所周知,網路是個虛擬的世界,一個人的名字都不一定是真的,又何況這個人的學歷情況和身份背景呢?如果信哲在網上有很多“女朋友”,那她又何必把這件事當真呢?
因此,春豔仍舊只是把信哲當成好朋友。至於那次表白,春豔也只是把它當成一次善意的玩笑。然而,兩個月過去了,信哲又提起了這件事情。
“我不是催你,你考慮得怎麼樣了?我們是戀人關繫了嗎?”
“哦,那事兒......讓我再想想。”
事實上,若不是信哲提醒,春豔早就忘記了這件事情。關於這點,信哲當時就察覺到了。所以,在之後的聊天中,信哲總是圍繞著自己的愛情觀展開,讓春豔不得不一次次地想起表白的事情。漸漸地,春豔感受到了壓力,她必須要給到信哲很明確的答複。
這天,春豔的堂兄來春豔的家裡做客,春豔熱情地招待了堂兄。由於之前,堂兄說起過有結婚方面的打算,春豔便問起他現在的進展情況。
“吹都吹了,還結什麼婚啊!”
“不會吧?”
一聲長嘆後,堂兄說出了詳情:他和女朋友是在工作中認識的,他是酒店廚師,女朋友是酒店客服。為了能夠出人頭地,女朋友透過留學的方式去了美國。他們約定,等到女朋友穩定下來後,他就去美國發展。可是,到了後來,他真的準備要去美國了,女朋友竟然提出分手。在此期間,他前前後後給過女朋友五十萬,全部都打水漂了。
“我聽說,她在美國有了新的男朋友。”
“哎,人心裹測啊!”
透過堂兄的案例,春豔認識到了重要的一條:無論是網上認識的,還是網下認識的,安全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人身安全也罷,財物安全也罷,這些都需要引起當事人的注意。至於靠譜不靠譜,這和哪裡認識的沒關系。
現在,面對網上的信哲,春豔感到心裡踏實多了。而信哲的那個問題,春豔當然已經有了確鑿無疑的答案。坦言之,只要信哲是個忠誠可靠的人,她就應該給彼此一次機會,畢竟人海茫茫,能夠找個相互喜歡的人不容易。
“那次表白,你是認真的嗎?”
“你以為我很空嗎?”
“你會不會見一個,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