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服不服氣,可這場比賽,安生的確是輸了,而且是被茲維列夫橫掃。
而等他完全冷靜下來,回想這場比賽的整個過程,他也不難發現,此時的他,在硬實力上,還真是要比茲維列夫差了一些。
按照他的推測,茲維列夫應該已經是達到了80階段的巔峰。
如此,再考慮到他的年齡,也不得不說,茲維列夫真的是一位“網球天才”,如果他能夠保持身體健康的話,其將來的成就,或許能夠創造歷史也說不定。
當然,前提是,沒有出現安生。
而在本場比賽結束之後,安生是接受了例行的媒體採訪。
“安生,這是你第一次參加羅馬大師賽,你感覺怎麼樣?”
“還行。”
安生心情不佳,不願多說,但想了想,還是耐著性子,繼續說道:“這裡的比賽氛圍很好,觀眾也很熱情,但你們也看到了,我的比賽狀態並不好,所以,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一次美好的經歷。”
順便一提,華國人的名字,與西方人的名字,其順序整好是相反的,但現在,西方的媒體記者們,一般是不會在弄錯的。
說起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到娜姐,在她剛剛闖蕩國際網壇的時候,她也是經常會被人說錯名字,但最後,她是用她的努力和傲人的成績,贏得了大家的認可,也因此,是讓那些西方人,知道她叫李娜,而不是娜李。
而在回答了這個常規的問題之後,本來就為數不多的極為媒體記者們,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卻是逐漸偏離了方向。
“安生,你對茲維列夫在比賽中的表現,有什麼評價?你覺得,你和茲維列夫的差距在哪裡?”
“他很強,我想,他現在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強的職業網球選手之一。”
至於後半個問題,安生直接就忽略了,他的脾氣是比較好,但也不是說,他就沒有任何脾氣,尤其是,他現在的心情,可並不好。
“在之前的馬德里公開賽,以及巴塞羅那公開賽上,你是連續輸給了納達爾,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他可是納達爾,在紅土上輸給他,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可以接受的。”
“那你認為,下一次在遇到他,還會輸嗎?還是說,你已經找到了應對納達爾的辦法?”
“······”
“你作為亞洲表現最出色的選手之一,你認為,亞洲選手與歐美選手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
“從你最近的比賽表現來看,你已經開始出現下滑趨勢,你會平靜的接受這種變化嗎?”
“······”
安生是真的有些生氣了,他其實都知道,在國外,他一直都沒有被大家所認可,很多人都覺得他只是曇花一現,不能持久,也始終都認為,他是不可能真正成為超頂尖的職業網球選手。
關鍵的是,他們的這些觀點,從來都是沒有任何依據,只是來自於他們的高傲自大,以及對黃種人的偏見。
而安生最近在比賽中的表現,的確是不夠出色,但是,他們也不想想,這還只是安生進入世界前三十的第一個賽季,他要面對的,可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為頂尖,甚至成名已久的選手,輸幾場球,難道不正常嗎?
要知道,就算是納達爾,又或者是費德勒,難道他們就不會輸球了嗎?誰不都還會有這個狀態不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