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終南山是一年四季最美的時候了。
2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40多座,若是晴天,站在終南山最高處,視野開闊,古城風貌一覽無餘。
遠遠向北眺望,心胸敞亮的人有時候也能看到那距離西安僅僅30公裡的古都鹹陽,鹹陽得名已久,當時秦獻公重用商鞅變法時所起,位於關中平原的中段,與古城西安隔了一條渭水,被譽為千古第一帝都。
改革開放以後,手工業、輕工業、重工業相繼佈局,旅遊業也有了起色,讓人們重新審視著這座古老的城市。
釋禪所在的宗教局一處來了一位實習生,就像多年前的自己。
坐在商務車內,就像導遊一樣的釋禪為新同事講述著車窗外的變化,“其中最為矚目的是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其前身是‘西關機場’,建於1924年,位於安定門外的西郊。
到了八十年代,西關機場已經無法滿足西安發展的需要,1982年,陝西省委書記馬文瑞向鄧小平同志呈專函彙報說明西安西關機場遷建迫切性,希望空軍把鹹陽底張機場交給地方使用,改為民航機場,因涉及空軍、民航、陝西省等幾方面,這幾個方面意見又不盡一致,懇請國務院解決這個問題。
到了84年,經鄧小平同志批準,陝西省政府決定在渭北塬上的開闊地,另選新址建設機場,設計年吞吐量200萬人次,建設主跑道,主停機坪,t1航站樓,國際航站樓等。
去年9月1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正式運營,成為國家一級民用機場。”
言語間強烈感受得到他對於這座古城快速發展的自豪與憧憬,就像當年拍板新建機場計劃的是他一樣,不過認識的好多人當年也都參與了機場的規劃與建設,去年的首飛儀式上他也跟隨省宗教局有關領匯出席了活動,看著家鄉慢慢的在變化,一點一滴的騰飛,內心充滿了希冀與期待。
他熱愛這片土地,從小深受三秦大地這片沃土的滋養,深受陝西厚重文化歷史的薰陶,要比平常人多了一份鐘愛。這會兒才真正體會到好友秦葦身為導遊的快樂與責任,每每接觸了省外乃至國外遊客的那份激動。
行走在鹹陽機場的路上,看到了漢高祖劉邦的長陵,她那個時候應該會很自覺地向著廣大遊客吼起了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重現了漢高祖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還能看到旁邊不遠處的呂後陵,這個在艱險經歷中歷盡磨練,終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僅‘佐高祖定天下’,而且與劉邦同掌實權,在穩定西漢初年政局中發揮了才幹。
還能看到他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的安陵,這位性格柔弱,為人慈善的短命皇帝,生發了在帝王家未必是一種幸福的感慨。死後兩千年,地表上的建築蕩然無存,留下的高大封土訴說著那段艱難創業史,對於陵墓的名稱可以窺探出高皇帝當年對於長安的眷戀。”
從業以來,釋禪也接觸了許多宗教界人士,不是前往火車站,就是趕往飛機場親迎,這一路上聊什麼呢,沒那麼多時間瞎扯,聊的最多的還是這永遠說不清道不完的周秦漢唐,帝王將相,自己有時候的角色也像是一個古城導遊,向外人傳播著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
釋禪可能不知道,就在自己向新同事激情澎湃不斷解說時,頭頂上的兩架飛機交叉而過,這兩個無論也聯系不到的人日後卻也産生了交集。
飛走的是著急為女兒看病的省內儒商孔三日,而飛來的就是即將要迎接的貴賓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
對於樸老,釋禪是再熟悉不過了,1907年11月5日出生於安慶,就讀於蘇州東吳大學,大學時代就開始學佛。1928年後,任上海佛教協會秘書,四明銀行行長。1938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秘書,上海淨業流浪兒童教養院副院長,1945年參與發起組建中國民主促進會。
1953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中緬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1980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階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這麼多的名人頭銜,也虧得釋禪記得住,早就繞暈了身邊的小何,這次由陝西省宗教局發出的邀請,特地讓年邁博學的樸老來陝一遊,目的就是為了讓樸老親自鑒定一直困擾局裡的棘手問題,法門寺唐代地宮當年出土的第三四枚舍利的真偽一事。
初次見到本人的釋禪確實有些驚訝,這個氣質文雅、面相慈祥的年邁老人走起路來不算吃力,談吐有方,不擺架子。讓人贊揚不愧是與佛一生為伴,弘揚宗教文化的佛門領袖,他比自己之前所見到的法師道長更為持重穩態,多了一份從容高貴,讓人發自內心的願意接近其身,多多受教。
與這種高人談話就像是閱讀一本古書,有深奧晦澀的先秦文,也有華麗動人的兩漢賦,有詼諧幽默的唐傳奇,也有市井鄉土的宋演義,總之,受益良多,眼界大開。
滿懷希望帶著女兒遠飛美國的孔三日,國內醫學報刊曾經報道美國醫院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裝置,能夠解決許多國內沒有辦法治癒的頑疾。
早期曾經多次出國的孔三日,英語的水平維持在能夠簡單交流的標準上,讓他在異國他鄉沒有顯得那麼艱難。
在最繁華的美國經濟重市紐約找到了一家綜合醫院,細細打聽後才得知這家醫院的主要特色是神經科,拿著一張眼部神經分析圖的孔三日有些發愁,還是沒有辦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