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軾連忙按住她膻中xue,拼命的往她身體裡渡入真氣,直忙的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可是傅小芸卻半點反應也沒有了,身子漸漸的冷了下去,臉上全是黑氣。李軾禁不住嚎啕大哭,口中只是叫著:“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又不住的擊打自己,雷敬言哭著說道:“你不要這樣,你答應過小芸妹子的不損傷自己的……”
李軾叫道:“我不,我不……”但手中卻已經停了下來,“她說要我帶她回家的,她怕痛,不能讓老鼠咬她的……”語無倫次的,口中只是喃喃自語,雷敬言拉了他幾下,李軾沒有絲毫反應,雷敬言無奈,只得罷手。
石定番示意雷敬言,且讓他單獨待一會兒。這當口,他已經在地上挖了一個深坑,邀雷敬言一起把那些屍體、毒箭、暗器、刀劍等全部埋入坑中。石定番知道若任由屍體暴露於野,一來會被野獸損傷啃食,二來也怕起瘟疫,他常年徵戰,戰後的善後一直都堅持做了。他膂力極強,坑也挖得極大,容納這幾十個人也不在話下。
兩人把屍體都埋了,只留下了顧紅衣一人,雷敬言想:讓她們姐妹一起吧,也好有個伴。她心中其實也不願意讓自己的這個俏麗的妹子與這些粗鄙的男人們一起。
石定番在亂葬坑上堆了幾堆碎石,心中想到:任你是武學大師、權力顯貴或是平頭百姓,到得頭來還是一抔黃土,半截殘軀,若非自己幾人,又有誰知道這裡面埋葬了李豬兒這樣的高手、俞修崖這樣的奸人、還有董二等一幹原本大有可為的青年俊彥?自己死後又當如何呢?誰又來替我掩埋屍首呢?可見啊,你們雖然早死了,也算是圓滿了。
兩人忙完已過了一個多時辰,李軾兀自緊緊的抱著傅小芸的屍身不願意放開,石定番待要再勸解,雷敬言道:“且再等等吧。”拿著刀劍與石定番兩人在旁邊樹林裡砍了一些幹枯的樹枝,在空地上堆了一堆。
此時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灑在傅小芸臉上,也似罩了一層金輝,李軾呆呆的瞧著傅小芸,雖然此時傅小芸臉上已經全部發黑,殊無半點美麗可言,但李軾腦海中不斷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兀自不願意放下。
到得後來天色已經全黑了,雷敬言道:“過來烤烤火吧,別著涼了。”
李軾猛然醒悟,說道:“對,別著涼了,生火吧。”站起身來,這才看到躺在柴堆上的顧紅衣。李軾把傅小芸放在顧紅衣身旁,並排躺著。彎月如鈎,滿天星空,依稀能夠看到兩人的容顏。傅小芸中毒身死,臉色發黑,在夜色中並不明顯,放佛已經與黑暗融為了一體。
顧紅衣卻俏生生的宛若生人,李軾想到顧紅衣為了救自己而死,不禁心中又是一痛,自己為了傅小芸可也不辜負了她麼?腦海中顧紅衣的形象從來沒有這樣清晰過,那一襲紅衣,那一雙充滿笑意的雙眼……
李軾看了一陣,心中悲痛,若是傅小芸知道自己的容貌變成了這樣肯定會很傷心的。李軾頭一扭,且在心中保留那份美好吧。把柴堆點燃,默默的坐在一旁,注視著熊熊燃燒的火焰,注視著火中的那兩位秀美俏麗的、再也看不見的人兒……
是夜,李軾時而夢見傅小芸活轉了過來,兩人攜手回到雲夢山中,餘逢弄了好大一桌子菜,王離也興沖沖的端起了酒杯與李白兩人痛飲,李軾興沖沖的舉杯同飲,放下酒杯卻忽然所有人都不見了,李軾在湖邊、山腳找遍了都不見一個人。
正在尋找間,忽然發現傅小芸淩空站在湖中間,趕緊搖著船過去,船卻突然漏水沉了,李軾隨船沉到湖中,又忽然見到傅小芸和顧紅衣攜手在湖中行走,只見傅小芸和顧紅衣同時招手呼喚自己,李軾遊了過去,卻始終夠不到兩人。
忽然間只見兩人身後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黑色漩渦,漩渦飛速靠攏,李軾大叫道:“小心,快過來。”但兩人卻恍若未聞,依舊嬉笑著招呼他過去,李軾眼見漩渦就要吞噬兩人,急得滿頭大汗……
“……李軾……李公子……”
李軾猛然從睡夢中驚醒,睜開眼已經是次日清晨,雷敬言正關切的看著他,叫醒了他。李軾看了看那柴火的餘薪,傅小芸和顧紅衣已經化作了一堆灰燼,餘煙嫋嫋,兩位佳人隨著這煙霧煙消雲散了……李軾長嘆一聲,禁不住潸然淚下,用包袱包了兩小包骨灰放入懷中,眼淚落下,被灰土包裹湮沒……
李軾望著天空呆呆出神,雷敬言和石定番站在一旁也不說話,不敢打擾他。
突然間,李軾縱身而起,拔劍在手,劍法飄飄,劍勢淩厲,捲起落葉、煙火,漫天飄灑。李軾一邊舞劍一邊沉聲念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複燕宋兮千裡。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珠與玉兮豔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君結綬兮千裡,惜瑤草之徒芳……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著乎……”
這是南朝江淹的《別賦》,江淹乃是南朝文壇大豪,傳世名作很多,《別賦》、《恨賦》、悼亡的詩文等,李軾都一一品讀過。這一篇《別賦》李軾雖然讀過,但當時年紀尚幼,於人情世事不甚明瞭,品讀不得其味,對其中的感情全然不明白,便是父親亡故也囿於心智,傷悲離別之感也不甚濃烈,直到了今日,心中牽掛之人遠去,失魂落魄之際方才品得其中三味,只是此時心中如同被千百隻老鼠在同時啃噬,劇痛無比,卻又無可奈何。
吟道最後幾句,李軾已然泣不成聲,劍風漫卷,仰天長嘯,宛如山呼海嘯,只聞空山鳥悲啼,天高猿嘯哀,山林呼嘯,似在哀泣,隱有悲聲,天地色變,陰沉氣沮,更添幾分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