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常綠闊葉林居多,但還是有些樹木掉了葉子,使整個山林間顯得簡潔明快,行走在林中,陳默遠遠看了一眼峨眉所在位置。
太上感應篇裡曾有:““見她色美,起心私之。”
陳默從來不去掩飾自己的內心,他承認的確喜歡霓裳為多,可依舊放不下張知秋,她是自己來到這世間以後,第一個走進他內心的女人。
步入先天境後,天地彷彿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在陳默的“眼中”,靜下心來,甚至能夠感受到周遭環境的情緒,天地無私,萬物皆有靈。
雨露順著陳默的發髻流下,他盤膝坐在一塊大石上,心中無念無嗔。
此山並非峨眉山,只是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山中樹木並不多,野物倒是不少,附近只有一座村落,依山傍水,偶爾倒有人來此逮一些小獵物,以此改善生活。
無論哪裡,普通人都是居多的,為了一口吃的,為了活著而活著。
獵人吳二,沒有一般獵人那種魁梧的身形,短小精悍的身子,讓他可以快速穿梭在荊棘之中,這座山上沒有大型獵物,都是些野兔野雞之類居多,若是運氣好還能碰上一頭野豬。
吳二前些時日就在這裡設的一處暗坑內,逮住了一頭野豬,他還記得當時回去叫人和自己來拉的時候,村裡人嘲笑不信的目光,於是,他一個人愣是到深夜,將這野豬拖了回去。
被人贊賞,總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吳二今年已經二十有五了,還未娶妻,這個年紀,在這裡,是被人嘲笑的,所以他又來了,來之前他甚至難得的去村裡那座據說存在了不知多久的古祠內,帶了些許貢品,祈禱這次也能碰到好運。
吳二這次不是一個人,那少年看起來十三四,他興奮道:
“吳哥,這次還能再逮一個嗎?”
少年姓李,叫李娃,這個村裡都是姓李的,吳二原本並不是這個村裡的人,有一年村裡人,就是李娃的母親在溪邊洗衣服,發現了昏倒在溪邊的吳二,那時候他大概六七歲樣子。
吳二是流浪兒,他是餓昏的,醒來後就在村裡住了下來,村裡人心底淳樸,還給他蓋了一間茅草屋。
“李娃,你姐他?”
李娃父親年輕時候有次在懸崖邊採藥,不幸摔死,他還有一姐姐,他母親將一兒一女拉扯大後,也在前些年去世了,而吳二一直都喜歡李娃的姐姐。
李娃人小鬼精:“吳哥,李媒婆這些時日天天來,煩都煩死了。”
“你姐沒答應吧?”吳二一臉擔憂,雖說村裡都知道自己喜歡李娃姐姐,可她姐姐卻生得也不錯,尤其在這村裡。
“我姐怎麼可能答應呢?”
吳二摸了摸李娃的頭,憂愁之色浮現。
村裡女性,甚至大部分女孩,很少有自己的名字,李娃姐姐也不例外,李娃不知道,他姐姐之所以沒有答應吳二,卻是因為他,她和吳二曾說過:
“我家就我和弟弟兩個人了,母親走的時候讓我照顧好弟弟,你要是有二十兩,我就嫁你!”
話雖然直白,可吳二知道她的意思,年前的時候,村裡有人出去闖蕩回來了,據說在大城裡和師傅學手藝,李娃姐姐無非是想用這錢讓弟弟能夠走出去,能夠不再靠天吃飯,能夠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