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神宗第十一子,這宋朝的第八任皇帝,史書記載其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後經過蔡相蔡京等人誘導,政治情形才一落千丈,後來金軍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在位25年。
陳默見到趙佶的時候,是在道宮內,這座花資頗豐,富麗堂皇的道宮,讓陳默大開眼界,無論是前世今生,陳默都沒有見過這樣宏大的建築。
徽宗趙佶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這道宮內所有書畫皆出自他手,陳默一路走來,心中對於趙佶也多少了解了一些,所謂字如其人,怕是這位官家,也不如史書記載一般。
陳默好歹還算是有個進士出身,面對這宋朝第一人的時候,倒是不需要下跪,徽宗也沒有故意要求,雖然有國師領著,有些規矩還是要辦的,陳默一身輕的跨進大殿內後,抬頭所見,國師在一旁面含微笑,在上首有一人,白玉星冠,一身道袍的中年男子,陳默心知此人就是徽宗趙佶了,他上前一步後施禮道:
“槐古觀弟子,陳默見過陛下。”
徽宗卻是突然笑了,他看著陳默道:“現在觀主還是玄清嗎?”
陳默聽完之後一怔,他爆出槐古觀無法就是想著告訴這位官家,自己已經做道士了,卻聽見趙佶這樣問到,陳默不由得心中嘀咕著,難不成這官家還和玄清認識不成?
不過陳默嘴上卻是回道:“回陛下,玄清道長正是觀主。”
徽宗趙佶撫著胡須,似乎想起來什麼,露出一絲緬懷之色,他道:“朕登基之初,和玄清道長有過幾面之緣,道長是世外高人,便是寥寥幾語,朕也是受用至今。”
陳默聽了之後,更加不解,這些事那老道士可完全沒說過啊,他轉頭看向國師,卻見到國師眼觀鼻,鼻觀心的一副完全不關心的樣子,也就收回眼光。
徽宗趙佶也不打關子,他往前走了幾步,來到陳默身邊後,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槐古觀自“清虛”真人之後,和本朝關系甚是不錯,你回去問問玄清道長就知道了。”
其實徽宗本來是沒必要解釋這麼多的,不過瞧著陳默,深受玄清的看重,陳默他徽宗可以不放在眼裡,可是槐古觀卻是需要放在心裡。
至於其中緣故,是不足外人道也,就是江湖上那些這些話的時候,卻是笑著看著國師說的,雖然國師沒有抬起眼簾,徽宗卻是知道,國師一定能“聽”到的。
國師聽懂了,這裡面的一絲警告意味,他沒有抬頭,只是微微點了下頭,算是應了徽宗。
徽宗就在身側,陳默雖然沒有那種見到大人物就心驚膽戰的感覺,卻也是沒有動作,畢竟他前世可是知道什麼叫做“伴君如伴虎。”
“呵呵。”
徽宗淡淡的笑了聲後,道:“來講那日之事細細說一遍吧,朕著實好奇的很。”
對此,陳默自無不可。
。。。。。。
江湖之人大多隻知昆侖古月,卻是不知昆侖玉虛宮,當然除卻那些頂尖勢力,昆侖玉虛宮,亦很少出現在世人眼前,這一派幾乎不問江湖世事。
古月之死,隨著釋無雙離開之後,漸漸傳了出去。
雖說是西陲之地,可這古月上人武學修為不弱,誰能想到會被人用掌力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