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左行和花月寒的小壺嘴會蹦會跳,會叫爸爸媽媽了。
五年後,曾經的小道童月空和小山投入少林,跟著戚繼光抗擊倭寇。在松江一帶,他們以鐵棍為武器,勇戰倭寇海盜,消滅了大批倭寇,但少林武僧全部為國捐軀。
不是小小的江湖,而是人間,每一天都有事在發生,或喜,或悲。
左行說:“我要封刀歸隱,鑄劍為犁,晴耕雨讀,漁樵江渚。”
但是,為何在他的眼前,總是有一匹紅馬,在夕陽下奔跑馳騁——那是人間催人老的馬蹄,時時在耳畔響起,他終究,還是放不下,忘不了。
……
冬天,不記得是第幾個冬天了,只是我生於冬季,便戀上冬季,每個冬季,都渴望擁有一位能陪我一起看雪紛揚的美麗女孩。
雪覆蓋了所有,天地間一片蒼茫,似天荒地老,一片純白的美。
我獨坐於豁然亭下,看青山為雪變老,遠岱成痕,想著一些人和事,想得深遠而入神……有些羨慕鳥雀,至少,它們在一天奔波之後,最後都可以回到各自溫暖的小巢。而我們,什麼時候,能忘卻江湖,回到桃源故鄉?
他們說,故鄉如歌,魂牽夢縈,時時響於耳側,在外漂泊,每個人的心裡,都會將這首歌兒銘刻。
邊城的浪子,遙望故鄉的目光,終被四起的狼煙阻斷,越不過萬水千山,在嗚嗚悲泣的號角聲中,聞見了那首被稱為“故鄉”的歌,她悽迷、哀婉,讓再勇敢再倔強的眼睛也有了淚光。浪子的心碎了,碎成了千片萬片,每一片上,卻仍有一個故鄉。透過漫天的黃沙,似乎望見了故鄉小橋流水、鶯歌燕舞的親切摸樣。
漂泊的旅人,喜歡把酒對月,“月是故鄉明”,透過月光,他們能夠靜靜地思念故鄉,思念親人;月下,他們可以聽見同在天涯的人兒輕彈琵琶,低低吟唱,“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飲下滿杯月光,眼裡也已有淚。
故鄉如歌,一曲肝腸斷。
……
左行的故鄉,是一個桃花飄落入水無聲的美麗地方,他決定有時間一定要帶著花月寒和他倆的小壺嘴回去看看,看看那一樹的繁花,看看那一汪的碧水,看看那純樸的鄉民……
……
蘇漫雨和燕樵溪去找過冷血和冷若秋他們,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
在揚州的楊柳渡口,他們遇見了一位奇怪的擺渡老翁,戴著低低的笠帽,看不見他的臉。
蘇燕二人向他打聽冷血他們的訊息。
老翁坐在船頭釣魚,這時正巧有一隻魚兒上鈎了,老翁提起魚竿,將魚從魚鈎上取下,重又放入了水中。
“奇怪的老人……”蘇燕二人均想。
老翁看著魚兒入水,歡快地一擺尾遊走了,說道:“早覓為龍去,江湖莫漫遊。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銛鈎!”
蘇漫雨和燕樵溪就不知道,他是在跟魚兒說話還是在跟他們倆說話了。
也許這句話,本就是說給所有世人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