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也太蠢了吧。”果兒聽的想翻白眼了。
“就因為那場沙塵暴,連常識和危險都不顧了?”
“是呢,奴才也覺得過了,所以就希望您能出面。”湯東道。
果兒挑了挑柳眉,“成吧,明天我登在報紙上。”
說起報紙,湯東又有話說了,“福晉,這些日子不少人到香茗閣詢問,他們的稿子,透過您的稽核了麼?”
之前果兒表示公開手稿,若是過稿了,會給稿費,還會刊登在報紙上讓其揚名。
這個訊息一出,讀書人都很高興,紛紛大展身手,踴躍投稿。
不過,因為第一批稿子質量不好,所以果兒與胤禛還有了一次關於清朝文學的小小辯論。
事實證明,大清的文學還是可以的,也出了一些值得載入教材讓學生背誦的名篇。
但是。
這是果兒家鄉那個大清文人的水平。
此時她身處的這個大清,應該是訊息還未傳遍京城,真的有才之人不知道此事,因此香茗閣送過來的稿子,沒有一篇值得刊登在報紙上的。
稿子的型別有很多,詩詞,小曲,小說,八股文等,每個型別都有。
最初的那兩天,她處在新鮮期,每一篇都親自看了。
後來稿子增多,她每日的活計又多,就把稿子交給幾個孩子,讓幾個孩子審閱。
幾個孩子的水平,毋庸置疑,他們說不好,那就真的不好。
所以這麼久過去了,沒一篇夠資格刊登在報紙上。
“這事是我疏忽了,的確該專門出個訊息通知眾人。”果兒這般說道。
不管稿子過沒過,都該給個通知的。
“額……福晉,都不合格麼?”湯東愣了一下,沒想到是這麼一個結果。
據他所知,因為收稿刊登在報紙上這種事在大清是頭一遭,所以京城裡眾人的興致很高,不只是讀書人投稿,其他的只要是識字的,有創作能力的,都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投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