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胤禛回來了。
在胤禛入後殿之前,弘憬先叫住了他,和果兒談平安的婚事,肯定得胤禛來。
不過,等他把今日果兒與平安的對話複述了之後,胤禛的重點卻是在果兒對清朝文學的評價上。
“她的態度是這樣的?”胤禛問。
弘憬“……”
他難得愣了一下,眨了眨眸子,搖頭道,“她沒有態度,她在陳述事實。”
“知道了。”胤禛點頭,抬起大手在弘憬的肩膀上拍了拍,“這事交給我,你別擔心了。”
“……可我覺得阿瑪你的重點抓錯了。”
“都很重要。”胤禛挑了下劍眉。
“那我也要聽。”弘憬立馬提要求。
看樣子胤禛要和果兒展開辯論啊。
他必須旁聽!
“可以。”胤禛應下。
用過晚膳,幾個孩子像是往常那樣各自回房,弘憬留了下來,果兒見他隨著自己入了內室,問道,“怎麼了?”
“阿瑪有話要說,我想旁聽。”弘憬老實回答。
果兒聞言,看向了一旁的胤禛,臉蛋上顯出疑惑之色。
胤禛撩起衣襬,在床邊坐下,他黑眸望著果兒,直接道,“今日你與平安的對話我知道了,我覺得你陳述的事實,不準確。”
果兒,“……不準確?”
“大清的文學,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低。”胤禛直言。
果兒“……”
她撲閃了一下長長的眼睫毛,這是?
要抓她的小辮子呀。
“就先說詩詞吧,大清也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我個人覺得是不輸盛唐的,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何?”
“還有他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何?”
“還有趙翼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如何?”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