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達張成的誣陷一事,既可以解決掉十四阿哥的問題,還能讓康熙心中的愧疚達到頂峰。
他被『逼』著跳黃河,不止他面上不好看,康熙臉上也不好看,康熙除了惱火之外,更多的是愧疚,他從船上跳入黃河的那一幕,肯定能刺激到康熙。
再加上之前的種種,康熙對他和果兒的愧疚,在這一刻絕對達到了頂峰。
但是,康熙是帝王。
帝王掌握下饒生殺大權,高高在上,是這片廣袤土地上的神,有著絕對的自由,可以隨心所欲。
再加上康熙是個明君,將江山和百姓的擔子扛到了肩膀上,每日都要處置許多政務,每日都有許多的煩心事。
這種情形下,康熙最想要的感受只有一種,那就是愉悅。
他身為帝王有權力要求愉悅,他對江山和百姓盡了心,他有權利要求愉悅,權利和權力字眼不同,但不管哪一種,他最想要的感受都是愉悅,是高興。
而他和果兒杵在這裡,只會讓他內疚。
一個每日忙於政務的帝王,在閒暇之時只想放鬆放鬆,可瞧見他和果兒,就算是再開懷,那心裡肯定還會有內疚的。
內疚了,那就不愉悅不高興了。
一次兩次還能忍,三次四次還能忍嗎?
身為可以隨心所欲的帝王,康熙不需要忍的,若是他強行忍了,以他的心眼,那一定會記一輩子的。
上輩子一廢太子時,康熙罵太子已經包容了太子二十年,可太子依舊讓他失望了,看看,連二十年前的事都記得清楚,康熙翻舊漳本事極強。
所以,一定不能讓康熙對“內疚”這種情緒產生厭煩之福
若他和果兒提前走了,不在康熙跟前晃悠,康熙初時肯定會想念他和果兒,但日子久了,他和果兒不在眼前,康熙每日又忙著許多政務,那麼康熙想起他和果兒的次數就少了。
而且距離產生美,隔著千山萬水,難得想起一次,康熙惦念的肯定是他和果兒的好處,當然,惦念之後會幾句對不住他和果兒的話語。
但這幾句話也就是隨口而已,完之後,康熙肯定又會沉浸在眼前的忙碌鄭
然後等下一次再想起他和果兒時,流程肯定還是這樣的,先是想他和果兒的好處,最後幾句對不住他們夫『婦』的話。
時間是世間最厲害的東西,能將濃烈的感情稀釋到比白開水還淡薄,這樣的次數多了,再加上得知他和果兒過的很好,那康熙再提及他和果兒,想的只會是好處了,內疚之語就成了場面話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大恩成仇。
就好似有人希望自己的恩人死掉一樣,當別人給的恩情過大以至於無以回報時,就會忍不住想若是恩人能死掉就好了,這樣就不會有壓力擔心某一會被恩人找上門要求回報了。
恩人恩人,恩情有一會變成怨,變成仇。
內疚也一樣,內疚多了心理壓力過大時,也會變成怨,變成仇。
這樣萬萬不成。
所以,他和果兒必須走。? 或搜尋 《搜尋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裡有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
喜歡福晉難為:四爺,求休戰請大家收藏:()福晉難為:四爺,求休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