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博士沒有接話,反而露出一副糾結的樣子,看起來應該是不知道該怎麼決定。
我趁熱打鐵說:“離博士,你對比一下,在這大山上漫無目的的搜尋希望大一些,還是說根據古畫這條線索來尋找更有希望一些?”
這句話,我也講了點技巧,“漫無目的”和“線索”對比,該怎麼取捨,離博士應該很清楚。
果然,在我說完沒多久,離博士就嘆息了一聲,說:“好吧,之前在山腳附近搜尋了很久沒有結果,我就想著或許跟科幻片一樣,地下空間的入口藏在山上呢,現在看來,這個想法還真有些不切實際了。既然林隊長找到了線索,那我們還是奔著希望更大的線索找去吧!”
成了!我有些竊喜,畢竟我也不想再繼續爬這麼高的大雪山了。
既然做出了決定,又有了這段時間的休息,我們也就沒再耽誤時間,集體調轉方向,往山下爬去。
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話,在這裡用起來就很準確了,這座大雪山實在有些陡峭,偏偏岩石還很光滑,下山途中十分危險,我們隊伍中經常有人跌倒,但好在及時被人抓住,不然可就危險了。
不過,下山的時候總歸比上山省力,又加上中途沒有再探測什麼,即便是危險,我們的速度也比上山的時候快了幾倍,中途經過幾次休息,在傍晚的時候就來到了山下,再不久後就到了那群犛牛墜崖的地方。
看著照片中的那片區域,趙露露問我:“火哥,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地圖我們是拍下來了,可是現實跟地圖的大小差距,你想過沒有?”
我笑道:“當然想過了,還記得我之前問過扎西那副古畫的事情嗎?扎西說,村落裡恰巧有一百幅那種古畫,不多不少。‘一百’這個數字,我猜想應該是有一定含義的,多半就是比例尺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完,我也沒心思再去理會其他人的想法,重新要過了手機,翻看起了古畫地圖。原版地圖的大小是一米,我對比著地圖上的方向標,按照一比一百的比例,慢慢地摸索著地圖上的線路,一邊想象一邊行走。
這種方式的尋找,對立體想象力的要求還是蠻高的,好在我這方面還不算差,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後,我終於沿著那條彎彎曲曲的線路走到了我想象中的另一端點。
我腳踩的這個地方,仔細看上去,除了青草數量比周圍略少一些,其他的根本就看不出什麼異樣。我用登山杖在這周圍畫出了一個跟地圖上計算出的斑點相似的圈,然後說:“就這裡了,開挖吧!”
一開始,我是想用登山杖的鏟子功能挖掘的,但是我卻看到李森他們拿出了三把兵工鏟,這才樂了。
我們的登山杖材料畢竟是黑木,短暫的挖掘還好,可像這種也不知道要挖多麼深的任務,恐怕中途就得把登山杖給崩壞了。
跟他們幾個商量了一下,我們決定六個大老爺們用三把兵工鏟分工挖掘,大約挖掘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天空完全黑下來,我們也才挖了一米多深。
挑燈夜戰也不值當的,我們索性停下手頭的活計,挑選了一處小山峰下搭起帳篷,準備過夜了。
我們能找到這個座標還是用扎西的牛群跳崖換來的,一方面我們也不好意思去打擾扎西了,一方面我們也不太想讓扎西知道這個訊息,一直睡帳篷雖然不是很舒服,但比起在雪山上過夜來說,已經很幸福了。
喜歡探險手記請大家收藏:()探險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