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以演算法驅動一舉逆襲成為國內最大的資訊平臺,並開始蠶食千度的網際網路廣告業務。
然而,在這些領域千度都曾有涉足,但大多如蜻蜓點水般參與過,不溫不火。
作為網際網路巨頭的千度,當然不可能對趨勢毫無察覺,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也進行過大手筆的收購,企圖實現轉型。
比如:出資19億美元收購91,用以阻擊360,希望在無線端實現全面覆蓋。
但是,千度未曾想到移動端流量入口最大的敵人卻並非是360、應用寶等手機應用市場等巨頭,而是眾多智慧手機生產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流量分發,開始從中心化走向分而治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身為三巨頭之一的老闆,李紅巖自然也是有著一定眼光的,他也看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生活服務領域的巨大商機。
比如,團購火熱就收購糯米做團購,外賣火爆就開發千度外賣做外賣;當然兩個好兄弟的產品李紅巖也沒有放過。
馬風的支付寶他抄襲了個千度錢包,陶寶他抄襲了個千度有啊,見天貓賺錢了,他還跟日本電商巨頭合作搞了個樂酷天商城...
而小馬的的扣扣,李紅巖當然也沒有放過,他跟風炒了個千度hi。
但是由於戰略定性與運營能力不足等原因,結果都以無疾而終。
縱觀千度做搜尋引擎之外的其他業務,簡直可以說是一部血淚史,抄一個軟體,撲一個,一個做成功的都沒有。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讚嘆小馬哥,同樣是抄襲,但是小馬哥就能抄出花樣來,越抄越好,甚至把原創都能弄黃了...
當然小馬哥也抄過馬風,自己弄了一個電商平臺,當然也是不出意料的撲街了...
但是小馬哥相對李紅巖來說有一個優點,就是一但他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了,沒有抄出精髓的能力的時候,他就完全轉換策略了。
後世投資狗東,拼夕夕無不證明了這一點,而不是會像千度那樣,一直頭鐵的去做,直到撲的不能再撲,涼透了,之後就跟剁手一樣,就再也不涉足這個行業了。
而因為多年來沒能在產品層面有建設性的突破,千度可以說是錯失了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雖說千度在其他領域並非顆粒無收,但也是毫無拿得出手的爆品;千度在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產品,就只剩下了千度搜尋和千度網盤。
而千度網盤並非由於產品優秀,更多的是因為佔到了政策優勢和曾經積累下來的技術實力,才能勉強處於領先地位——市場佔有率超過70。
但是,同樣成也蕭何敗蕭何。
千度網盤如果有朝一日因盜版等擦邊球問題而受到較大的政策衝擊,千度網盤的市場規模恐怕也將大幅下降——極具政策不確定性。
反觀阿里和騰訊,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可謂無孔不入,如八爪魚一般張牙舞爪,要麼自己做,要做投資佈局。
後世,騰訊已經將微信覆蓋到了每個人的手機,與扣扣一起扞衛者自己社交帝國的榮光。
不僅如此,騰訊還接連推出了幾款爆品手機遊戲,但是還是帶領全民走進了娛樂至死的瘋狂時代;雖然飽受爭議,但風光無兩。
對於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騰訊更是一改抄襲作風,直接投資外部公司,如:京東、美團、滴滴、搜狗等,也是名利雙收。
阿里就更不用多說,雖然馬風明面上宣佈退休,但是阿里在電商、支付、雲業務、生活服務、新零售、ai等領域都是玩得風生水起,一出手就能隨隨便便上頭條,再加上老馬這個大ip的加持,這種影響力怕是連騰訊都無法企及。
對比之下,也就不難理解千度為何總被唱衰,總是被掉隊。
一方面,是由於千度在新業務領域基本毫無建樹,純粹靠著吃老本;
另一方面,騰訊阿里的各個新產品新業務都跟普羅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