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個病人,在你們那裡住院了麼?”姜潮好奇道。
“沒有住院,其實我感覺他思維挺正常的,甚至比我都理性,他就是瘋狂迷戀兇殺案,他覺得兇殺案最能體現人性,我還記得他說的話,在真正的災難的面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是水裡的月亮一樣說碎就碎了,而有些懦弱的被人看不起的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後,卻變得堅定勇敢毫不退縮。”
“那他平常足不出戶,他怎麼生活?”姜潮問道。
“他的父母都是那種老實巴交的人,他父母說,他好像在家裡炒股,這個人雖然有點怪,但他炒股炒期貨倒是很有天份的,他家裡人說他靠著那個賺了不少錢。”塔秋莎道。
人都是多元體,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為人家性格孤僻古怪,就給人貼上不合群神經病的標籤。
或許人家在另一方面很優秀呢。
“我現在調查的一個兇手,和塔秋莎你說的這個人很像,但他更厲害,就算是現在我也沒找到他的人。”姜潮很無奈道。
地暝這種人,姜潮也是第一次碰到。
李耀那邊跟了幾年都沒將這個人找出來,姜潮現在想要將這個地暝逼出來,必須得對症下藥,得有適當的辦法才行。
其實姜潮來找塔秋莎,是想問問塔秋莎,這種人有什麼性格上弱點。
“塔秋莎,你說像是這類人,他們這種性格有什麼弱點嗎?”姜潮將自己想問的問了出來。
姜潮不是心理學專家,塔秋莎以前在精神病院做了那麼長時間,或許她更專業一些。
“我聽精神病院的一個老心理諮詢醫生說,控制慾強是內心恐懼的表現,他們或許害怕在某一方面失敗,而且控制慾強的人性格是多疑的,他們總要將他們想要控制的事情的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他們總是先看到不利的那一面,並且在控制的過程中,產生很多心裡疑慮。”塔秋莎道。
控制慾強攻擊性人格的人,其實並非那般強勢。
而塔秋莎繼續道:“以前我聽過有個案例,兩個平常在監獄裡很厲害的犯人打架,其實他們互相怕的要死,可為了面子,為了讓那些看戲的犯人高看他們一眼,在心裡極端害怕的情況下,仍然做出了最不理智的舉動。”
“這種人太愚蠢了,人活著不是為了別人。”姜潮道。
“但社會上這種現象太普遍了,姜潮你也知道安全感,是情感需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管是情感糾紛還是打架鬥毆,都是安全感的缺失造成的,有很多人看起來很強勢,其實他們心裡都是紙老虎,他們可能不怕死,但他們怕別人看不起他們,他們難以想象被別人看不起的感覺,或是他們拼了命的想儲存住自己最有價值的一面,這樣才能讓他們活起來有價值。”塔秋莎道。
而塔秋莎說完,姜潮似乎想明白了什麼。
“我明白了,塔秋莎謝謝你。”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塔秋莎雖然在法醫鑑定這一塊,和姜潮的能力相錯甚遠,但今天塔秋莎的這一席話,卻是讓姜潮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姜潮到了重案組。
而劉敢當道:“姜組長,這個地暝將他以前在那個懸疑靈異論壇的帖子都刪了。”
“刪了?那還有其他發現沒有?”
“有,而且是重要的發現,這個地暝六七年前發的帖子被轉發到了一個貼吧裡,而地暝的這個帖子上自訴他是哈工大學資訊工程的,他對資料比較感興趣,他在那篇帖子上還羅列國內各種類別的刑事案件的比例,已經誘因,做的表格比較詳細。”劉敢當道。
“轉發這個帖子的人是什麼時候轉發的?”姜潮問道。
“大概在地暝寫這篇帖子,兩三個月之後。”劉敢當道。
而姜潮聞言心裡倒是一動,姜潮聯想到了塔秋莎說的那個和地暝性格很相似的病人,那個病人以前也在哈工大上過學而且也是學資訊工程的。
“他們會是一個人嗎?”姜潮心裡有了這樣的想法。
而姜潮走出了辦公室,姜潮給李耀打去了電話。
姜潮跟李耀說了一件事情。
姜潮想借用李耀那個名為天刑的微訊號,而姜潮的目的就是和地暝周旋。
而李耀那邊也很爽快,李耀說五分鐘之內會將‘天刑’的微訊號,以簡訊形式傳送到姜潮的手機裡。
而在馬來西亞的酒店。
一直在監視著重案組辦公室內情況的黑眼圈青年,臉色驟變。
六七年前,他還是個學生,那個時候上懸疑靈異論壇純粹就是為了興趣。
後來他為了不讓警方找到線索,將以前的痕跡全部刪除,但他沒想到竟然有人轉發了他的帖子。
別小看一條身份資訊的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