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垃圾人’也不是非常罕見。
許多人就像是‘垃圾人’,他們到處跑來跑去,身上充滿了負面垃圾。
這些人充滿了沮喪、憤怒、嫉妒、算計、仇恨,充滿了傲慢與偏激,貪心不滿足、抱怨、比較,充滿了見不得人好、愚昧無知、煩躁、報復和充滿了失望。
隨著心中的垃圾堆積又堆積,他們終需要找個地方傾倒。
而有些人對準的目標,就是弱勢群體,小到虐待貓虐待狗。
再者有可能對準兒童,或是婦女,而這個沒有身份背景的流浪漢也可能在其中。
當然即興殺人這種推理,只是姜潮的推理。
前提是這個流浪漢真的沒有和人產生恩怨或是利益糾紛。
“小魏,在案發當時,這座山神廟便已經破敗了,這座山神廟建造在半山腰,要是沒有臺階的話,上山並不容易,案發的時間是在晚上,你覺得什麼人有可能對這個流浪漢動手?”姜潮問道。
“我感覺犯罪嫌疑人肯定是故意找茬啊,要不然費這麼大勁兒,爬到山上打死一個流浪漢,這種事兒沒深仇大恨做不來的。”小魏道。
小魏和姜潮的看法不同,小魏覺得這犯罪嫌疑人,鐵是和流浪漢有仇。
“那你覺得犯罪嫌疑人,應該多大歲數?”姜潮道。
“最起碼是青壯年吧,最少也是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小魏道。
“姜副,我感覺也有可能是仇殺,你看這個流浪漢如果要躲那個兇手的話,完全沒必要朝著廟裡面跑啊,他進這裡,指不定要找什麼東西。”小魏道。
“你這個思路,也有一定道理。”
姜潮推斷是即興殺人只是推斷而已。
這個案子現在還在前期偵查階段,一切線索皆有可能。
一支菸吸完。
姜潮和小魏又仔仔細細的勘察了一番現場。
但也沒看出來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小魏,你跟我去一趟縣救助站吧,救助站那邊一般收容流浪人口,都會有登記,咱們順藤摸瓜,看看能不能查到這個流浪漢的身份。”姜潮道。
因為屍體已經被處理了。
當初處理這個案子的法醫,也只是給了很表面的一些判斷。
這個流浪漢是痴呆弱智還是有精神疾病,屍檢報告上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
姜潮需要確定這個流浪漢的身份,這樣才能進一步的展開偵查工作。
姜潮和小魏去了縣民政局下屬的救助站。
現在華夏每年都有很多人口走失。
除了意外死亡的,有些離家出走的,精神不正常的,或是無依無靠的流浪乞討人員,最後都會被送到救助站裡。
到了救助站。
姜潮和小魏亮明瞭身份。
“姜副隊長,您稍等一下,我現在就幫您查一下。”救助站接待員態度比較好。
“就是這個人,你看你們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有沒有印象,他死的時候,是死在一座山神廟裡的。”姜潮將屍檢時拍攝的屍體照片遞給了接待員。
“好,我找其他人問一問。”救助站的接待員道。
七八年的案子,問也得找救助站的老人問。
而姜潮和小魏就等在救助站的接待大廳。
說實話,救助站是流浪人員最後一個港灣了。
很多流浪人員,在救助站的幫忙下,最終才找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