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舒冰說的姜潮心裡咯噔咯噔的。
但石舒冰說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姜潮現在也不是剛進入公安系統的初哥了。
如果石舒冰說的可能性成立,那麼這個案子如果破了那絕對是轟動全國了。
“石隊長,那咱們什麼時候去通河縣?”姜潮問道。
“下午就出發。”石舒冰道。
這案子已經成了燙手的山芋,但再燙手也得面對,等事態再擴大的時候,再接盤,那可就真收拾不了局面了。
下午,石舒冰和姜潮一起去了通河縣。
除了姜潮,石舒冰還帶了一個人。
這個人跟姜潮差不多大,也是剛進市局沒多長時間,而他的職業很特殊,他是刑偵支隊裡做痕跡鑑定的。
說白了就是犯罪現場的痕檢員。
而痕檢員這個職業比法醫更為冷門,他們主要是針對犯罪現場的犯罪分子留下的一些蛛絲馬跡,他們將這些蛛絲馬跡提取出來,而這些蛛絲馬跡中指不定就有破案的線索。
“青山,你以前是哪裡畢業的學的什麼專業?”姜潮對痕檢員這個職業也很感興趣。
而姜潮口中的青山就是刑偵支隊的痕檢員騰青山。
騰青山聞言笑了笑開口道:“我以前就是學痕跡鑑定的,就在公安大學。”
“痕跡鑑定,一般都在現場鑑定哪些東西?”姜潮好奇道。
“現場的血跡、鞋印、還有指紋,甚至是毛髮菸頭,還有氣味,很多,只要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特徵,都可以取樣。”騰青山道。
“那你們取樣過後,是自己鑑定,還是交給法醫技術室鑑定?”姜潮好奇道。
“當然是交給法醫技術室,我們這邊只是負責取樣。”騰青山實話實說道。
姜潮聞言點了點頭,別看痕檢員只是現場取樣,但這份工作是心思細膩的人才能做的,而且在追尋犯罪嫌疑人的過程中,痕檢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石舒冰載著姜潮和騰青山到了通河縣公安分局。
再次見到盧萬里和刑婧,姜潮有種昨天才分別的感覺。
雖然在通河縣基層鍛鍊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但這兩個月姜潮卻積累了大量的案件經驗。
而刑婧看到姜潮的時候,臉上也帶著欣慰的表情。
但刑婧卻沒有跟姜潮敘舊,刑婧和石舒冰一樣也想到最壞的可能。
而且從目前掌握到線索來看,這個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而姜潮和石舒冰他們到了之後,盧萬里給他們一人拿了一份關於失蹤案的報告。
姜潮落座後,將這份失蹤案的報告仔細的看了一遍。
石舒冰說的,並沒有這份失蹤案的報告詳細。
而且姜潮看了看,晉寧鄉失蹤的那六七名青少年裡,有四個都是在晉寧鄉南大橋那邊發生的。
而且這個青少年裡,年齡最小隻有13歲,而這個小孩是上個月在南大橋失蹤的。
南大橋那邊也因為多起青少年失蹤,而安裝上了攝像探頭。
但安裝了攝像頭後,失蹤案卻戛然而止了,好像犯罪分子已經發現了攝像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