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嘛,無非就是關心子女過得好不好,然後是工作,物件,後代,如果這一切都有了,那麼他們就退居幕後,開始帶孫子或孫女。
然後剩下的就是跟左鄰右舍吹噓了。
反正李堪見識過幾位同齡人,他們的父母就是如此。
李堪跟他父親這次出去的時間比較長,蟲母捂著肚子,故作呆萌的跟李堪母親說道:“阿姨~我餓了。”
李母可是一個熱情好客的人,更何況現在她幾乎把四個女生都當做兒媳來看待了,怎麼能夠讓人家餓肚子呢?
“小白餓了?這兩個家夥真是,買個菜這麼慢,你等著,我去廚房先給你弄點吃的墊吧墊吧。”李母說著就去廚房了。
蟲母在人間的性命就叫肖白,當然大家都忽略了肖的讀音,全都讀作小白。
一聽李母要下廚,四個女人急忙同時起身道:“阿姨,我們幫你。”
“幫什麼!給我老老實實坐著!”李母臉色一板故作生氣的說道,其她三人沒什麼,倒是把蟲母嚇了一跳,小聲說道:“阿姨生氣了?”
“噗嗤~”葉靜等人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得笑出聲來,惹得蟲母羞惱不已:“你們笑什麼呀,有什麼好笑的?”
直到天黑十分,李堪他們才滿載而歸。
於是李母跟李父兩人下廚,留下李堪等人坐在那裡等著。
不是李堪他們坐享其成,實在是李母無論如何也不要他們幫忙。
“見了我媽了,感覺怎麼樣?她沒有不高興吧?”李堪問道。
“阿姨高興得很,只是我覺得她好像把我們全都看成了你的人。”葉靜說道。
“本來就是嘛。”李堪笑道,看來婆媳初見面,還是挺融洽的。
蟲母在一旁舉手說道:“我不是!”
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很複雜。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受各種外來思潮的沖擊,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在隨之而升級。
婆媳關系也是一種人際關系。
婆媳關系是一種比較特殊、比較難處理的人際關系。因為,一是婆媳共同存在於一個經濟利益共同體中,經濟和利益要産生矛盾,二是雙方都想讓事情都由自己來控制,必然要産生矛盾。
婆媳相處首先要調整好雙方心態,要以溝通交流為主要原則。
家庭的基本關繫有兩種:一是夫妻關系,一是親子關系,兩者構成了家庭結構的基礎。其它關系,如兄弟姐妹關系、姑嫂關系以及婆媳關系、祖孫關系都是在此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婆媳關系在家庭人際關系中有其特殊性。它既不是婚姻關系,也無血緣聯系,而是以上兩種關系為中介結成的特殊關系。因此,這種人際關系一無親子關系所具有的穩定性,二無婚姻關系所具有的密切性,它是由親子關系和夫妻關系的延伸而形成的。如果處理得好,婆婆和媳婦各自“愛屋及烏”婆婆因愛兒子而愛媳婦,媳婦因愛丈夫而愛婆婆,各得其所,關系就會融洽。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則婆媳之間會出現裂痕,難以彌補。
婆媳同在一個家庭中生活。有共同的歸屬,自然也就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雙方也自然都希望家庭興旺發達。這是婆媳利益一致的一面。但同時也常常在家庭事務管理權、支配權等方面發生分歧,出現矛盾,甚至明爭暗鬥。我國家庭中有“男治外、女治內”的傳統,婆婆做了幾十年的內當家,把權力交給媳婦,媳婦在家庭事務中唱起了主角。對這種角色的轉換,做婆婆的往往不易適應。“有的婆婆雖已年過花甲,卻仍希望繼續保持在家庭中的經濟支配權,或者難以接受完全由媳婦掌握家庭經濟大權的事實;而做媳婦的也往往不甘讓步,這就難免發生矛盾。即便是婆婆和媳婦共同持家,由於各自的地位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需要不同,也容易産生分歧。
婆媳原來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各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性,而婆媳在一家生活,這就有一個逐步瞭解、相互適應的過程。如果適應不良,彼此不能接納,便會關系緊張,矛盾叢生。
在婆媳關系中,兒子起著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兒子的這種中介作用如果發揮得好,則可以加強婆媳之間的情感
聯系,反之,則容易成為矛盾的焦點,出現“兩面受敵”的困境。
在李堪看來,什麼婆媳關系他完全不用操心嘛,而且他母親的性格他也是瞭解的,真是要有些小摩擦她也不會放在心上的。
而媳婦兒們是不會讓這種小摩擦發生的。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