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疑惑不解的眼神早在院長的意料之中,別人發言都是先說事件,再說事件的意義。院長正好反過來,先宣傳一波事件的意義如何重大,說半天也沒交代清楚具體的操作方法。
院長平心靜氣地說:“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脫離了植物和藻類,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用光能把二氧化成轉化成葡萄糖。所以細胞學院的研究本質上並沒有脫離植物和藻類。
“早在34億年前,地球上首次出現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到了24億年前,有一種新的細菌出現,這種細菌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還會釋放氧氣。
“此前地球上沒多少氧氣,可是此後空氣中的氧氣急劇飆升,99.5的生物被氧氣毒死。倖存下來的生物分別採用了三種策略繼續生存:
“策略一,古菌躲到深海無氧的地方,從此靠海底的溫泉過生活。
“策略二,製造氧氣的細菌本身不會被氧氣毒死,它們割據海面稱王稱霸。
“策略三,我們的祖先把細菌誆騙進細胞裡,然後大肆收割細菌的dna,讓細菌淪為我們的奴隸。奴隸會吸走有毒的氧氣,還會為我們無休無止地工作。”
院長切換了銀幕上的畫面,換成一張流程圖。
院長指著流程圖說:“細胞學院的工作是找到葉綠體中被植物奪走的dna分別有哪些,然後從植物的細胞核內用基因剪下技術把那些dna片段取出來。最後將這些dna片段分批次送回葉綠體內。
“這個過程有一個學名,叫‘轉基因’技術。大家熟知的轉基因技術是把動物的基因轉移到植物身上,或者把植物的基因轉移到動物身上。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轉基因食物逐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轉基因大豆。曾經有不少人質疑過轉基因大豆的食品安全問題,懷疑轉基因大豆有毒。還有謠言稱,吃了轉基因大豆的人會不孕不育。直到21世紀前半葉都還有人堅信這種謠言,不敢吃轉基因食物。”
講到這裡,場下的人越發二仗和尚摸不著頭腦。“轉基因?就這麼簡單?”
聽到臺下的質疑聲,院長搖了搖頭說:“並不簡單,或者說非常困難。細胞學院一直從事核心實驗的科研人員有兩百人,我們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只完成了基礎基因測序和60的基因轉移。”
院長又給出一幅圖說:“這裡是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流程圖。在葉綠體內,光合作用可大致分為兩部分——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
“其中光反應階段分為原初反應和電子傳遞鏈,需要大型符合酶11種。暗反應階段分為c3卡爾文迴圈,c4二氧化碳固定,還有景天科酸代謝途徑。需要大型符合酶18種。[1]
“除此之外,構成葉綠體的結構蛋白質還有3000種。而葉綠體本身只含有100條基因,如果想要葉綠體脫離植物母體存活且工作,我們需要轉移至少2900條基因到葉綠體內。”
就在這時,場下亮起不少紅燈。主持人示意院長必須選一個人起來提問,院長在全場環顧一圈,她點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名。
早稻田大學的女代表拿起話筒:“對不起,我不能理解您這樣做的原因。您剛才說過,世界上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有植物和藻類。為什麼您不直接選擇藻類進行育種,而是要用這麼複雜的方法把2900條基因轉移到葉綠體內?”
場下頓時響起一片唏噓聲。原以為細胞學院會提出多麼明智的議案,沒想到這個學校竟然愚蠢到將2900條基因轉移到葉綠體內。
院長荒唐至極的言論遭到全場不滿,在座眾人懷著那麼大的期待而來,得到的結果卻是根本無法讓人接受!
院長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羞愧,她在一片嘈雜聲中繼續說:“我還要引用《君主論》來論證我的觀點。剛才我引用了第一章的第一段話。現在,我想引用第二章的第二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