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蘇揚停下筷子,笑著說:“沒想到這個陳子昂竟然還深諳營銷之道,以千貫錢就把自己的名聲打了出去,倒也是個人才!”
淳于仙仙對陳子昂的行為頗為不解:“郎君,這個臣子這麼做又是為何呢?考科舉憑的可是真本事,有名氣又如何?考官還能區別對待不成?”
蘇揚笑著搖頭:“仙娘你不懂科舉上的彎彎繞繞,每次參加科舉的學子多達數萬人,但錄取的只有幾十個,你說這競爭有多大?而且現在的科舉,並非全靠學問就能上榜,還得有人脈和名氣,越有名氣,越能引起主考官的注意,主考官若是欣賞你的詩文才學,這次科考就十拿九穩了!”
“現在進京趕考的學子都爭相向主考官遞上自己的文章詩詞,以求得主考官的賞識,為此歷任主考官的門子收禮都收得手軟!以陳子昂此前籍籍無名,又無人引薦給主考官,基本上是不可能考中的,但現在不同了,陳子昂砸爛了百萬錢的胡琴賺夠了眼球,又廣發詩文,天下人這下都知道了他的名字和才學,你們看著吧,下次他參加科考及第基本上板上釘釘了!”
淳于仙仙思索著說:“這個陳子昂還有這般智慧,僅僅一千貫就讓他之名天下皆知!”
蘇揚似乎想起了什麼:“陳子昂,字伯玉?他家是不是在西川?”
太平公主點頭:“應該是!”
蘇揚這下終於想起陳子昂是誰了,這傢伙可是初唐時期的大文學家和詩人,按照歷史程序的話,陳子昂會在兩年後中進士,後來更寫下了千古名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第二天上午,蘇揚陪同兩位夫人帶著小妹子逛街,臨近年關,東都洛陽城內的大街上熱鬧非凡。
儘管朝廷多數衙門機構依然還在長安城,但因為天子御駕在東都,因此附近州縣的百姓、商賈都往洛陽而來,造成了如今洛陽城內熱鬧的場景。
“糖葫蘆,兄長,看賣糖葫蘆的!”奴奴拉著蘇揚的胳膊大叫。
“彆著急,咱們過去!”
蘇揚買了六根糖葫蘆,三個女人每人兩根分了。
走到一家玉器店門口,蘇揚說:“咱們進去看看玉器吧,看這家店似乎生意還不錯!”
幾人進了玉器店,立馬就有博士過來招呼。
蘇揚帶著三女走到櫃檯前讓博士拿幾個玉器出來挑選,這時候沒有玻璃展示櫃,玉器金銀器都是收在盒子裡放在櫃子裡,只有客人來時,店家才推銷。
兩個女人各自挑了一個鐲子和一根玉釵,就連小丫頭奴奴也有份。
剛付錢完畢,就聽見外面大街上有很多人在往一個方向跑,而且多數都是文人墨客和學子,蘇揚抓住一個學子模樣的年輕人問道:“兄臺,你們這是要說甚去?”
學子叫道:“汝不知否?陳子昂來洛陽了,就在前面的玉漱齋!”
蘇揚看著這些人的瘋狂程度,似乎與後世年輕人們追星的熱情也不遑多讓,他扭頭問淳于仙仙和太平公主:“二位娘子,要不要去見見陳子昂是何許人也?”
太平公主笑道:“索性無事,就去看看這陳子昂到底有何才學!”
兩個女人懷了身孕,蘇揚不能帶著她們走太快,還好郭知運帶著幾個扈從一直跟著,他們在兩側把其他行人隔開,沒有讓她們受到碰撞。
到了玉漱齋門口,蘇揚發現大門內外已經擠滿了人群,這架勢,比後世那些鐵桿粉絲都瘋狂。
這玉漱齋是一個文人墨客會友的地方,相當於茶館、茶社。
蘇揚還沒擠進去,就聽到裡面傳來高聲朗誦詩詞:“別館分周國,歸驂入漢京。地連函谷塞,川接廣陽城。望迥樓臺出,途遙煙霧生。莫言長落羽,貧賤一交情。”
太平公主聽了之後頗感驚豔:“好詩,作詩者何人?”
旁邊有人回答:“正是陳伯玉,朗誦的是盧照鄰,據說這詩是兩年前他落地之後所作!”
喜歡大唐暴吏請大家收藏:()大唐暴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