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
作為全長安城內最大的青樓聚集之地,這裡有一條狹窄又長的巷子一年四季、從早到晚、通宵達旦的熱鬧,從不曾停歇。
這條巷子只有兩丈寬,但兩側青樓林立,各樓之內的姑娘們爭相鬥豔,競爭從未停止過。
上午的時候,這條巷子裡就已經熱鬧非凡,在這裡留宿的恩客們忙著要回家,而早上起來的各院姑娘、龜奴、雜工們都忙著出來吃早點。
在這條巷子裡的各個犄角旮旯到處都有小吃攤,在這條巷子裡謀生的小攤小販不下三四百個,這能養活三四百個家庭綽綽有餘。
翠碧園的大門口,一個三十餘歲的男子身上的華服還沒打理整齊就打著哈欠從園內走了出來,身邊還跟著兩個小廝。
“阿郎,您慢點兒!”
“慢個屁啊,快點走,別讓家裡惡婆娘發現了!”男子急匆匆向外走去。
一輛騾車已經在門外等著了,男子上了騾車,車伕駕著騾車向家中方向快速行去。
一道木製的天橋上人來人往,這一大早上從木製天橋上的行人流量就能看出此處的繁華程度。
正當那輛騾車行至天橋下,木製天橋突然毫無徵兆的塌了,在橋上數十行人的驚恐叫聲中,木製天橋斷為兩截墜下。
“轟隆”一聲巨響,騾車被斷裂的木製天橋砸了個正著,一陣煙塵沖天而起,木屑、碎屑四散飛射,周圍的行人都有不少人被砸中,無數行人發出一聲聲尖叫逃走。
待煙塵散盡,一聲聲呻吟慘叫聲從廢墟中傳出。
周圍的行人們回過身來,其中大喊:“快救人,快救人啊!”
“報官,快報官啊!”
現場一片嘈雜,哭聲、喊聲、慘叫聲混雜在一起,人們慌亂成一團,有人去找工具,有人撲進廢墟中扒拉著斷裂的木料救人,還有許多人在遠處觀望。
“慘了、這下慘了,也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其他人我不知道,但騾車裡的人絕對死定了,這麼多人連同木橋一起砸下來,就是神仙也難以保命!”
有人問:“那騾車內是何人,你知曉麼?”
“好似左衛將軍高真行,剛才我看見他從翠碧園走出來的!”
“高真行將軍?他是不是老申國公高士廉的第四子?”
“對,就是他!”
······
在永嘉坊有一座宅子,宅子的主人姓範,他就是衛尉寺少卿範鐸。
範鐸今年四十六歲,在他這個年紀做到衛尉寺少卿已經是很少見了,除了他自己有本事有能力之外,還在於他選對了投靠的物件。
範鐸有一個習慣,他每天早上起來都要來自家府邸的池塘邊走上一圈,有時候還要正在池塘邊的小碼頭上站了一會兒,迎面感受一下清晨陽光照射。
今天早上,範鐸起床之後照舊來到池塘邊。
跟隨在後面的小廝提醒道:“阿郎,如今已是深秋了,咱們這池塘又連線著龍首渠,池水陰寒,在池邊待久了不好!”
“曉得了!”範鐸揮了揮手,披著衣裳在池塘邊漫步,一邊走一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轉了一圈,他走到小碼頭上面向太陽,緩緩閉上眼睛,人有陽光普照在身上,感覺渾身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