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位於佈政坊的右金吾衛衙門外來了兩名身披鮮亮鎧甲的騎士,衙門外兩側各蹲著一座石獅子,一個隊正帶著幾名甲士在門前站崗。
只見兩名騎士下馬後把馬拴在旁邊的馬棚下,二人一前一後踏上臺階。
帶隊守門的隊正看見這兩名武官是生面孔,當即握著刀柄上前詢問:“二位來此所謂何事?”
“赴任!”領頭的武官拿出了授冊、告身腰牌遞過去。
隊正接過檢視了一番,把授冊和告身還給了武官,側身對守門的甲士們擺手:“放行!”
右金吾衛衙門的佔地面積很大,靠北邊坊牆有左中右三個主建築群,中間是大將軍府,大將軍、將軍及下屬官員們都在大將軍府處理軍務,左邊是左翊中郎將府,右邊是右翊中郎將府,南邊是校場和點兵臺,軍營、倉庫、馬廄等遍佈四周。
蘇揚和霍撼山從校場邊經過,看見校場上有許多兵士在進行操練,各處還有崗哨和巡邏甲士。
“看來這個時候金吾衛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至少操練不曾停下來”。
二人到了大將軍府門前,有亭長出來詢問,蘇揚道出來意後,亭長即派一門丁給蘇揚和霍撼山引路,二人隨門丁走進大將軍府,府內大小官吏人來人往,雖算不上行色匆匆,但也看出這些官吏們公務繁忙。
門丁把蘇揚二人引到了兵曹,兵曹的主官是兵曹參軍事,品級不高,只有八品,權利卻很大,掌翊府、外府武官,兼掌獵師。
所謂外府武官就是從各地折衝府派來帶隊上番的武官,既然有外府,當然就有內府,內府是指五府三衛及東宮三府三衛,這裡說的三衛是指親衛、勳衛和翊衛,十二衛和東宮都有設定。
設定一個親衛府管理親衛,設立兩個勳衛府分別管理勳衛,設立兩個翊府分別管理翊衛,因此稱為五府三衛;但東宮的勳府和翊府不分,因此是三府三衛,這裡面的兵士和武官都是勳貴和官員子弟。
十二衛之中,左右衛設定的親衛、勳衛和翊衛齊備,其他十衛只有翊府。
門丁向兵曹參軍事韓獻文稟報:“稟韓參軍,這裡有兩位上官前來赴任!”
韓獻文正跪坐在案前書寫著,聽聞聲音抬頭一看,不由起身:“哦?不知二位可是新仁左街使蘇鎮遠和旅率霍撼山?”
蘇揚抱拳聲音洪亮:“正是我二人,有勞韓參軍了!”說完拿出授冊、告身和腰牌以供對方查驗。
冒名頂替做官的不在少數,為了防止有人假冒官員赴任,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可謂是想盡了辦法,到了唐朝查驗更加嚴格。
這授冊就是上任的派遣公文,告身是當官的憑證,腰牌就是身份證,也就蘇揚和霍撼山的品級不夠,官員升到了五品之後,朝廷就會給大臣官員們發放魚符取代腰牌,並配發魚袋裝魚符,三品以上以金裝飾,稱之為金魚袋,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用銀裝飾,稱之為銀魚袋。
韓獻文仔細檢視了一番,隨後做了登記,做完後對霍撼山說:“霍旅率並非從折衝府徵調上番,是兵部直接任命的,屬於內府武官,按規定要安排在翊府領兵,目前左翊府······”
這時蘇揚出聲問:“韓參軍,能否把霍旅率安排在巡街騎兵之中?”
韓獻文翻看了一下翊府武官崗位記錄,不久就抬頭說:“既如此,霍旅率就擔任第三團第二旅的旅率!”說完開始進行登記造冊。
蘇揚的職務是已經固定的,不能另行安排,韓獻文進行登記造冊之後把二人引到了大將軍龐同善的官衙內。
右金吾衛大將軍龐同善今年六十五歲,兩鬢斑駁,精神矍鑠,年紀雖然不小,但體格依然高大強壯,全然不似五六十歲的老頭因年齡大了而變得骨架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