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玄的態度讓蘇揚心裡更為疑惑。
到底是李敬玄善於偽裝,還是李敬玄對前鋒大軍被吐蕃人圍困攻擊全軍覆沒並不是見死不救,而是根本就沒有收到訊息?
蘇揚心知這些在朝堂上混了一輩子的老政客油條們一個個都是影帝級的人物,特別擅長人前一副面孔,人後又是一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他心裡暗暗提醒自己不可被表象騙了。
“······揚的確有一請求,還請大帥成全!”
“哦?你說!”李敬玄抬手。
“此戰結束之後,還請大帥允許揚護送伯父的遺骨返回長安,讓伯父能魂歸故里”
按理說蘇揚的這樣請求不算過分,但他現在是軍人,也是一個軍官,不能隨便脫離部隊。這一次西征吐蕃的兵卒大部分都是從民間招募而來,還有少量基層軍官也是從散官中招募而來,屬於職業兵種,是由朝廷發放糧餉、軍械,這種募兵在府兵制盛行的初唐時期比較少見。
且不說募兵不能隨便脫離部隊和服役地,就算是府兵去上番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只有服役到一定的時間才能返回原籍,所以蘇揚想要離開前線返回長安是違反規定的,若是沒有軍中大人物拍板點頭,只怕是走不了。
李敬玄考慮了一下,點頭了:“汝之心情,某能理解。此事不難,某會交代下去,待戰事結束,軍中有司會給你辦理相關文書”。
“揚替伯父多謝大帥!若無其他事,揚先行告退!”蘇揚說著退出了議事大堂。
議事大堂的軍事會議繼續進行。
這時王孝傑站起來抱拳行禮說:“啟稟大帥,在大軍到來之前,吐蕃大將悉多已率手下千餘騎佔據了北邊的野狼崗,我大軍若要北返必須要經過野狼崗!因此,末將建議在悉多立足未穩之際,立即出兵攻打,為大軍北返掃清障礙!”
這個訊息讓李敬玄和其他將軍的臉色都變了,他們本以為撤到了承風戍就已經安全了,哪知道又被吐蕃人堵住了退路,這可如何是好?
“這是多久之前的事?”
“不到半個時辰!”
參軍事婁師德站起來抱拳道:“大帥,我軍並未徹底擺脫吐蕃追兵,根據後隊探哨傳來的訊息得知,仍然有零星小股吐蕃探哨遠遠吊在我大軍身後,相信吐蕃大軍距離此地並不是很遠。下官贊同王將軍之建議,並建議令大軍各部在山下和山坡上挖掘泥溝塹壕築壩以備不時之需!”
李謹行當即站起來說:“不可!我軍一路走來士氣已經很低落了,若是再就地挖掘泥溝塹壕進行消極防禦只能繼續被動挨打,末將認為我軍必須要化被動為主動,如今我軍實力尚存,未必沒有取勝之機!”
此次西征將帥名單之中,李敬玄是不通兵事的文官,其餘唐軍大將的陣容實在普通,除了李謹行勉強算得上是沙場宿將,其他人的資歷都很淺,作戰經驗也不是很豐富,就算已經死去的前鋒主將劉審禮也沒有多少領兵出征的經驗,也難怪唐軍這一次西征被吐蕃名將欽陵打得找不著北了。
對於李謹行的建議,李敬玄不能不重視,他思考了一下覺得婁師德、李謹行、王孝傑的建議都很有道理,但是到底要不要挖掘泥溝塹壕築壩作為防守之用,還是主動尋找戰機,他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李敬玄也知道自己在軍事上只是半桶水,因此他在思考一陣之後決定以穩妥為主,挖掘泥溝塹壕築壩雖然是比較消極的防禦手段,但至少能讓唐軍在吐蕃大軍殺來之前有可以抵擋的能力。
“李將軍、韋將軍、契苾將軍、黑齒將軍!”
被點名的人站出來:“末將在!”
“命爾等速速下山組織將士們在山下、山坡上挖掘泥溝塹壕築壩以備不時之需!各人的具體負責區域,你們四人自行商議,有了結果速速報來!”
“得令!”這四人得了將令轉身離去。
這時婁師德說:“大帥,派兵攻打野狼崗的意見是王將軍提出來的,我軍也的確需要確保退路暢通,下官以為,不如讓王將軍領兵去攻打野狼崗!”
李敬玄深以為然,任何時候都必須要保持退路暢通,否則軍心不穩!他看向王孝傑:“王將軍,某給你三千人,你可有把握攻下野狼崗?”
身為一個男人和軍中大將,王孝傑當然不能說不行,但他也不敢把話說死,打仗這種事情畢竟不是張張嘴皮子就能行的,吐蕃大將悉多並非是酒囊飯袋,不是那麼好對付。
“回大帥,末將願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