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看到了蒼梧的富足,把蒼梧當成一塊肥肉,一個大糧倉。卻忘了蒼梧的兵強馬壯。
彈藥,機械弩,改良的軍馬。
還有兄長的軍事院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
如今的蒼梧,有人,有槍,有糧。
這些周圍環飼的餓狼一旦有異動,宋錦繡就不會手軟。
她現在,甚至盼著這些人不安分,只有他們不安分了,自己這個生於安樂,長於安樂的兒子,才能見識到戰爭的殘酷。
作為皇帝,只有見識了戰爭,才能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這樣她百年之後,也才能真正放心離開。
所以,宋錦繡一直在等待對方出手。對方出手了,她的兒子也就能練練手了。
當然,如今的蒼梧,說要拿下全世界,也是能做到的。
畢竟單憑宋錦繡一個築基期修士,就可以抵上千軍萬馬。
但是,誰讓她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呢?
關於陳糧,宋錦繡想了想,道:“今年是個豐收年,短期應該優先處理陳糧騰倉容,中長期結合倉儲擴建與技術升級是更優路徑。”
她看向暗一:“去,告訴周坤然,三年以上的陳糧,可以用來餵養牲畜,老百姓的餐桌上,不能只吃素,還得有肉。
兩年以上的陳糧用來釀酒,老百姓不但有肉吃,還得有酒喝。
新糧豐收,全部補入糧倉,糧倉不夠用,就建新糧倉。
新的糧倉要注意防潮,儘量低溫儲存。”
宋錦繡還畫了一個糧庫雛形給暗一,“一起交給他。”
“是”,暗一領命而去。
周坤然接到陛下命令,眼睛一亮,捋著花白的鬍子就哈哈大笑。
“陛下真乃智慧之君也。”
宋錦繡的這一決定,以消化陳糧+智慧倉儲雙輪驅動,既解決當務之急,又為糧食安全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周坤然對宋錦繡的每一次決定,都佩服地五體投地。
他對著侄子周庸之顯擺道:“這輩子,你叔叔我能跟著兩代明君,真是幸也!”
當年,外甥陳士歸犯下株連九族的大罪,雖然陳一平戴罪立功,陛下仁慈,免了株連。
可他覺得,自己這一生仕途之路也到頭了。
然而,沒想到第一個為自己說話的,是一向和自己不對付的皇太女。
宋錦繡:那是因為我要用你。
透過君君,她很清楚這人的秉性。
一個狀元公,學文自然是好的,從小學的就是忠君愛國,這人的品德方面沒有問題,不貪,有智謀,有能力。
學了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所以,這樣的人,浪費了豈不可惜?
不如收歸己用,讓周坤然為了蒼梧鞠躬盡瘁,全了他的報國心,自己也得一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