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宋錦繡大婚,時間倉促,宋家村只來了幾個代表。
這一次及笄大禮,宋家村老族長早早就做了準備,和一眾族人代表,幾十輛馬車,烏泱泱來了二百多人。
如今的宋家村,雖然還是隻有宋福生一個秀才,可是卻有十六位童生。
十六位啊!老族長開心呢!
這次都帶來了。
讓他們在皇太女跟前露個臉,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幸福是誰給的?
十六位童生都是好苗子,也許要不了幾年,就是十六位秀才,十六位舉人了。
狀元榜眼不敢想,但即使中了同進士,有宋錦繡在,他們這些孩子想謀個一官半職,也是輕鬆的事。
而且下面更小的孩子,從五六歲就被送入了學堂。學堂裡更是新設了武學,孩子們文武雙修。
不分男孩女孩,一視同仁。
孩子們從小被教育:“仁、義、禮、智、信”,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
這樣一茬一茬下去,宋家家族會越來越旺。
這一切,都是宋錦繡帶來的。
所以,算計著宋錦繡的及笄日,老族長早早的就帶著族人進京了。
自從宋錦繡離開宋家村,這祖孫倆就沒有見過面,他想這孩子了。
老族長進京那天,宋春生兄弟倆和錦字輩後生一齊到城門口迎接。
宋錦繡也專門抽出時間陪著老族長吃了頓飯。
看著身穿龍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老族長激動的無語凝噎。
“好,好,好啊!”
他的口中只有這一個“好”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飯後,祖孫倆關起門來說了一陣悄悄話。
宋錦繡如今身份不同,身上的擔子重,所以宋家宗族族長的位置就交給了張子涵。
一開始老族長相中的是宋春生。
可是兄長正在籌備軍官學校,也是無暇他顧,再說了,兄長到底年紀還小,宋錦繡不想他分心。軍校的籌備,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再歷練幾年也不遲。
而張子涵為人持重,既然認到了二爺爺名下,就是宋家人,為了宗族的發展他也義不容辭。
而且,張家人私心太重,宋錦繡把張子涵架到了宋家宗族族長的位置,他也能狠心徹底放棄張家。
當然,如果張家有好苗子,他想支援,宋錦繡也可以給予優待的。
好的苗子,不論你姓張還是姓宋,都是蒼梧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