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修道:“朕為國兢兢業業,夙夜不懈。今思為天下計,自當選定儲君,以固國本,綿宗社之昌隆。”
崔球低垂著頭,聽到陛下這話,眼中一閃而過得意之色。
他就知道,妖星顯世,陛下必定亂了陣腳。按照慣例,冊立太子前,陛下會讓欽天監給眾皇子卜算。
如果陛下讓他推算各皇子命理,他再提出大皇子就是東宮之正統,也就順理成章了。
平陽侯等人也是心頭一喜,他們吵吵這麼多天,陛下都三緘其口,今天終於要立太子了嗎?
大家都知道,其他皇子身體有疾,據說是肺癆,不治之症。那麼如今太子人選,非大皇子莫屬了。
於是大長公主一派的人更加心情激盪,如果大皇子為儲君,等他登上大寶,他們這些人就是從龍之功,到時候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是不是就也能做內閣大臣了?
平陽侯忍不住挺了挺脊背,有了這從龍之功,他平陽侯府再也不怕被降爵了。
劉仁修看了眾人一眼,把各人的小心思不動聲色納入眼中。
平時忙於政務,他對幾個孩子也就疏於關注。因為要立太子,他這才重視起他們來。
然而,這一關注,他就發現這幾個孩子各有不足之處。
特別是長子,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是他身邊的兩個典史幕僚幫他拿主意。
怪不得朝堂上他總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樣,那是因為他自己笨,只能裝出來一副淳厚朴實的樣子來。
沒有自己的主見,這樣的人怎能為君?
三皇子身體有缺,不做考慮。
按理說四皇子最有魄力,身份也正好,可惜也傷了根本。
小七還算少年老成,雖然身體羸弱,罷了,瘸子裡挑將軍吧。
劉仁修突然覺得,自己有些後繼無人的感覺。
他忍不住又瞄了一眼朝堂,不由想起宋錦繡來。自己的兒子要是有那孩子的一半機靈,這宋家江山就無憂了。
哎!要是小丫頭是皇室血脈就好了,哪怕她是個丫頭,他也不介意推出一個女皇來。
收回思緒,他朗聲道:“立儲的確是大事,自古皇家立儲都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所以下一任儲君優先選擇皇后所生之子作為繼承人。眾愛卿可有異議?”
這是祖宗規矩,誰敢有異議?
不過四皇子不利於行,怎堪為君?那應該就是七皇子了。
聽說七皇子大病未愈,又犯癆疾,久咳不好。這樣的身體實在是讓人擔憂啊。
左丞相魏真稽首道:“陛下聖明,想必陛下心中已經有了人選,請陛下下旨,早日立儲早定人心。”
要他說,立誰都行,只要正位東宮,妖星就掀不起什麼風浪。
至於儲君,陛下還年輕,不論選擇誰,以後都能慢慢教導。
劉仁修面色平靜,看了海公公一眼,道:“魏丞相所言極是,既然眾位愛卿如此迫切,阿海,宣讀聖旨吧。”
眾人一愣:陛下這是早就寫好冊封太子的聖旨了?
這聖旨的確是早就寫好的,只是因為幾位皇子同時出事,這才耽擱了。
海公公上前,從袖筒裡拿出一卷聖旨展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撫育黎民,繼天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