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爺站起來,一臉正色道:“君臣之禮不可廢。公主啊,如今你是君,理當受這禮。”
宋錦繡嘆口氣,扶著老人家坐下來,又扶著里正夫妻倆也坐下來,然後“撲通”跪下,“砰砰砰”磕了仨頭。
“既然如此,那就先君臣,後家人。不過以後咱在自己家裡可不興這個了。”
老人家冷不丁受了宋錦繡三個頭,眼圈一下子就紅了,“好孩子,使不得,快起來。”
這孩子都是公主之尊了。還能如此對待族親長輩,真是至誠至善的好孩子。
里正媳婦拉著她的手,“二奶奶一定是上輩子積大德了,才讓二奶奶遇上你這孩子。”
她是做夢也想不到,能得這認來的孫女這麼大的濟。
里正小眼睛眨呀眨,眼圈也是紅紅的,但他的身板挺得筆直,心底是滿滿的自豪。
他早就看出來了,這丫頭不是池中物,原想著能借這丫頭的光,給春生和秋生娶個媳婦就心滿意足了,
沒想到這丫頭何止不是池中物,這就是他們山溝裡飛出來的金鳳凰啊!他們整個宋家村都跟著得濟了。
不,不止宋家村,丫頭弄出來的曲轅犁可是全蒼梧都得濟了呢,怪不得皇上他老人家這麼看重她,肯定是和自己一樣,都看到了丫頭的好。
里正頓時覺得,自己和沒有謀面的皇上他老人家有了親切感。
宋錦繡可不知道里正心裡怎麼想的,她看了一圈,和每個人都熱情地打了招呼。
晚飯大家都沒吃,都等著宋錦繡呢。
因為上午吃得好,晚上就是清粥小菜,好消化。
一起吃了飯,嘮了會家常,張子涵說了老族長的囑託,又給了她一籃子書信。
宋錦繡看到一籃子書信,透過張子涵的和眾位嬸子大娘你一嘴,我一嘴的敘說,很快,一個鄉親們爭先恐後送書信的場景就出現在她的面前,同時讓他想到了鄉親們當初給兄長捐款時的情景。
她和鄉親們的羈絆,也正是那一次的捐款開始的。那一次的捐款給她的不只是感激,更是促使她融入這個大家庭的動力。
老五爺和里正精神頭很好,兩人圍著她絮絮叨叨,一遍又一遍給她說著做人的道理:
“孩子,你如今是公主之尊,可以說這官呢,你做到了最大的那個了……
皇上他老人家聖明,不計較咱女兒出身……
但也有句話叫槍打出頭鳥。咱吶要低調行事,家裡的後生們我們都約束著,越是當了大官越是不能張揚……
兩人絮絮叨叨,宋錦繡微笑聽著。
初夏的夜晚,月朗星稀,皎潔的月光灑在屋內眾人的臉上,那種幸福感溢滿了整個空間。
宋錦繡實在不想打破這種氛圍,特別是看到母親和後爹抱著倆孩子幸福滿滿的笑臉。
這倆人分開月餘,小別勝新婚,相看兩不厭。
錦芳被嬸子大娘們圍在中間,和香草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詢問著家鄉小姐妹的資訊。嘰嘰喳喳,笑聲陣陣。
渣爹搬著小板凳就坐在自己身邊,時不時地給她添茶倒水。
迎春十分不滿:老爺咋搶俺的活?
宋錦繡自動忽視渣爹的光頭,看著這幸福的畫面,罷了,自己上前線的訊息還是明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