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心眼的,事情都成了還拴不住男人,還胳膊肘往外拐。吃裡扒外,要她有何用?
大長公主壓了壓心頭火氣,擠出一抹無奈的苦笑,“墨兒,是康寧哭著鬧著要去找你,這孩子用情太深,姨母也是拗不過她才……
哎,孩子都是債。
不論是非對錯,你要是有氣就和姨母說,姨母都受著。
不過眼下,你倆的事全京城都傳遍了,你這時候甩臉子,你考慮過康寧的感受嗎?”
“你們真是不知所謂。”
這種事還傳的人盡皆知?
蘇墨更焦急了,那小丫頭聽到了,不知道該多傷心呢。不行,我得趕緊解釋解釋去。
蘇墨二話不說就要走,大長公主一把拉住他,
“你這犟小子,康寧是有些過了,可她到底是你親表妹。她這樣做,還不是因為太愛你了嗎?
要不這樣,看在姨母的份上,你們先成婚,等她過了門,生下嫡長子後,姨母保證不阻止你納妾好不?
傻孩子,你和康寧都是本宮的孩子,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姨母有一半的心都是為你考慮的。”
蘇墨:考慮著讓我當後爹?這不是欺負人嗎?
“姨母不要逼人太甚,惹急我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大長公主一噎,真想給這小子兩耳光,隨即她就又聽到蘇墨道:“姨母還是回府吧,只管在家裡等著,很快就會有人上門提親的。”
對於大長公主的喋喋不休,長篇大論,蘇墨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句話也沒聽到心裡去。
小丫頭一定是誤會了,他著急去解釋。
至於康寧,陳士歸好不容易巴結上了大長公主府,他要不拿捏住這個機會,他就不是陳士歸了。
蘇墨躲開大長公主,接過蘇奎遞過來的韁繩,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大長公主卻舒了口氣,看著蘇墨遠去的背影,露出一抹陰謀得逞的微笑。
她就知道,只要生米煮成熟飯,這蘇家軍就跑不了了。
“回府,”
上了馬車,心腹丫鬟問道:“殿下,鎮國公說他請媒人提親,那是不是陛下的賜婚聖旨也快到了?”
大長公主笑了笑,“賜不賜婚無所謂,只要康寧做了鎮國公府的當家主母,這事就成了。”
回到公主府,她喝了口茶,就宣了府裡的門客到書房議事。
如今兵權在望,得儘快促成大皇子的太子之位。
蔭王之所以逼宮失敗,一是他沒有兵權強有力的支援。二就是他身邊得用之人太少。
滿朝堂都是陛下的人,他只憑著四句箴言和先皇遺旨,不失敗才怪呢。
所以趁著蔭王逼宮這次大朝廷換血的機會,她往御史臺安插了幾個人。
其實她瞄準的是戶部右侍郎的位置,但是搶這個位置的人太多了,幾方角逐之下,誰也沒得到好,反而便宜了一個地方小官。
大長公主府偷偷養了三十多個門客,能進書房議事的只有七八人。
有人道:“自古立嫡立長,大皇子雖然不是嫡出,卻佔了個長字,自然要在長字上做文章。不妨讓御史臺先呼籲陛下立儲,然後自然而然推出大皇子來,順理成章。”
“對對對。”有人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