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餐點上來的間隙,蘇青黛和夏初雪兩人也在好奇地打量四周,似乎想看看這裡的當地文化。
就比如在華夏,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文化,不管是建築文化、歷史文化、飲食文化,還是其他的文化等等,總歸是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東西。
但是她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這裡的本土文化是什麼。
因為就是一副很現代化的樣子,就和別的發達城市沒有什麼區別。
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好像拉斯維加斯也沒什麼自己的特色啊。”夏初雪疑惑地說道。
蘇青黛也點點頭,“確實,可能這裡的人都是來旅遊的,基本就沒有所謂的本地人。”
江葉說道:“你們說對了,這裡原本就是一片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根本就沒有人。也就沒有原住民這種說法了。”
“asvegas”源自西班牙語,意思為“肥沃的青草地”。
因為拉斯維加斯是周圍荒涼的石漠與戈壁地帶唯一有泉水的綠洲,由於有泉水,逐漸成為來往公路的驛站和鐵路的中轉站。
拉斯維加斯建於1854年是由當時在自由聯邦西部的摩門教徒建成的,後來摩門教徒遷走了,自由聯邦兵使其變成一個兵站,但這裡人口還是很少很少。
1829年,墨西哥的商人發現了這塊巨大的谷地,開始在此聚居。隨後一批來自猶他州的摩門教徒移居到此。
1888年,聯合太平洋鐵路通達使這裡逐漸興旺,一個小鎮建立起來。
1905年5月15日,“拉斯維加斯”正式建市。
內華達州發現金銀礦後,大量淘金者湧入,拉斯維加斯開始繁榮,但如同西部各採礦城鎮一樣,一旦礦被採光就會被拋棄。
1910年1月1日,關閉所有的賭場和妓院。
1930年代,其東南47公里處胡佛水壩築成,壩後的米德湖為世界最大的人工湖之一,充足的水電供應也促進了拉斯維加斯城市的發展。
1931年在自由聯邦大蕭條時期,為了度過經濟難關,內華達州議會透過了賭博合法的議案,拉斯維加斯成為一個賭城,從此迅速崛起。
拉斯維加斯的主要經濟支柱是博彩業,由於賭場是個淘金碗,自由聯邦各地的大亨紛紛向拉斯維加斯投資建賭場,甚至日本的富豪、阿拉伯的王子、著名演員均來投資。
1946年,拉斯維加斯出現了大型賭場。
50年代發展為以賭博為特色的著名遊覽地,60年代開闢了沙漠療養區。
城市經濟主要依賴旅遊業,市內多豪華的夜總會、酒店、餐館和賭場,有查爾斯頓娛樂區和峽谷國家博覽館。
城郊是礦區和牧場,有規模頗大的內利斯空軍基地、自由聯邦能源研究所和開發局的內華達試驗場。
每年5月的赫爾多拉多節,居民穿著古老的西部服裝舉行競技表演和遊行。
1990年甚至華夏城也在拉斯維加斯落戶,很快成為亞裔自由聯邦人的聚集地,拉斯維加斯成為自由聯邦發展最迅速的城市。
所以,這是一個由各類的人士結合起來發展的一城市,它自己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化。
或者說,整個自由聯邦,都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化。
自由聯邦作為如今世界上第一號強國,他們自身的科技實力、軍事實力、政治實力以及經濟實力都讓世界各國為之仰視。
不過,即使如此,自由聯邦卻是一個移民國家,用通俗的話來講,自由聯邦其實沒有自己的本土民族,他們國家目前的人口結構,幾乎大部分都是由歐洲各族白人移民到美洲而組成的,所以,自由聯邦也被稱為移民國家。
談話之間,餐廳的牛排就上來了。
這幾分牛排色澤不錯,看得出來還是有烹飪技術在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