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森林王子》還是4月中旬上映,與《海市蜃樓》首映有近兩週的距離,不算正面碰撞。
這樣一盤算,陳景行和夢工廠的一眾高管已經感覺自己穩坐釣魚臺了,沒什麼可擔心的。
除了《海市蜃樓》藉著《黑鏡》的熱度又增添了一番勝算,夢工廠也適時的將陳景行之前剪出來的《地心引力》預告片放了出來。
距離《地心引力》上映雖然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但是這種體量的大片宣發週期是比較長的,此時放出預告片絕對不算早。
而且趁著目前媒體因為《黑鏡》開始集中報道夢工廠和陳景行,路人和影迷開始關注夢工廠的待播作品時,放出預告片,也算是用最低成本製造熱度,開啟第一階段宣發的絕佳時機。
……
“……難以置信,國外的cg技術居然做到這種程度了,動物的毛髮、表情如此栩栩如生……
電影裡的每一個動物,豹子,狼,猴子,老虎,犀牛,無論是幽暗的沼澤還是茂密的叢林或是奔流的瀑布,在大銀幕上都極其逼真……
不到一個月前,世人還身陷《森林王子》的宣發造勢中,在一堆官方宣傳物料中,試圖理解好萊塢在所謂“動物毛髮”技術的開發創新。
一個月後,《森林王子》轟然登場。
當動物們開口與小男孩對話的瞬間,它們栩栩如生到幾乎每一根毛髮都抖動到可謂精準的外形,配上如此貼合臺本的表情令人咋舌,這樣真假莫辨到叫人難以置信的技術高度,這還是青少兒電影?還是所謂的《動畫片》?
也許我們的市場已經是第二大票倉了,但是我們的技術卻遲遲沒有跟上,當然這無可厚非,電影工業的培植是需要時間的。
可是我們的工業電影卻仍舊缺乏進取心,去年一個《捉妖記》,年初一個《湄公河行動》,我們就覺得我們似乎快要追趕上了好萊塢的先進水平。
一個宇宙飛船的動畫片,就讓很多人開始驚歎於我們的3d動畫技術原來沒有那麼差。
但是看了《森林王子》才會知道,我們和好萊塢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還在拉大……
我想說,國內的電影人,還有國內的觀眾們,開眼看世界吧!”
程洪濤在鍵盤上打下最後一個字,檢查了一番便敲下回車鍵發了出去。
程洪濤是一名影評人,當然限於國內影評人體系並不成熟,包括專業電影期刊的匱乏,除非做到最頂尖,否則想要把這個當成職業還是很困難的。
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網路資訊分發平臺的興起,程洪濤幸運的抓住了機會,成為了資訊分發平臺“頭條新聞”的博主,搭乘著影視產業蓬勃發展的東風,憑藉著犀利敢言的影評風格,獲得了一批擁躉和粉絲,算是靠影評這個飯碗吃上了大魚大肉了。
這篇對《森林王子》無限溢美之詞的影評發出去後很快就引來了評論。
不過跟以前釋出文章後第一時間的評論都是粉絲的認同和讚美不一樣,這回到是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司大對電影內容的評價我還是蠻贊同的,但是後面一段我覺得說得過於絕對了,夢工廠近一年來拍的都是工業電影,《地心引力》、《明日邊緣》還有《矩陣》,雖然還沒上映,不知道效果,但是手筆都挺大的,《地心引力》更是投資了近十億呢,其他公司不說,我覺得夢工廠還是很有魄力和追求的。】
程洪濤正要反駁,不過很快就看到有自己的粉絲站了出來。
【又是這種幼稚的話,司大都科普多少遍了,好的特效是光靠錢能砸出來的嗎?好的特效更考驗導演對技術的理解,國內有這樣的導演?何況10億也都是夢工廠的一家之言,按照國內的常規注水量,有5億都阿彌陀佛了!】
【呵,那個《幻城》不也是號稱投資4億,還請了製作《少年復仇者》的t船長工作室做的特效呢,結果怎麼樣?
也就是從五毛特效進化到一塊錢特效了,司大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分析《幻城》的四家特效製作公司,結果發現除了t船長,剩下三家都是國內的公司,肯定就是象徵性的給了t船長一筆錢,讓他們做一些建模之類的工作,大部分都交給國內公司製作,相當於借了t船長的名聲。】
【百科上《地心引力》的特效公司可是有兩家哦,除了環球的特效工作室,還有一家是墨,這家公司就製作了部《原始碼》就吹成國內第一,直逼好萊塢了,《原始碼》全程都在火車上,有什麼大場面嗎?我估計也是差不多的模式,國內特效公司肯定承擔了大部分特效工作。】
【夢工廠吃相應該比江河好看點,估計《地心引力》特效在國內來說應該不會差,不過國人沒有見識,一部3d動畫就能讓人高潮,笑死,《戰艦》故事也就湊合,吹3d效果的怕是沒看過美國的3d動畫電影吧?
只要《地心引力》能在國內矮子裡面拔高個,那就不愁媒體和粉絲吹捧,不過看過《森林王子》的應該不會受騙,可惜大多數人都不看司大的影評和推薦,有這麼多沒有鑑賞水平的冤大頭,怨不得國產電影天天破紀錄,開民識還有漫漫長路啊……】
就在程洪濤看到粉絲的反駁會心一笑時,突然看到“頭條新聞”頁面右側的熱榜中出現了一個新的詞條。
“《地心引力》預告片釋出!史上最貴國產片搶先看!”
喜歡華娛科幻之王請大家收藏:()華娛科幻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