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在第一集播出後,透過男主角x豬這個獵奇元素製造了爆炸性的話題和傳播速度,再結合本身劇的質量,獲得了廣泛的甚至是有些超出了電視劇本身應匹配的影響。
《黑鏡》的首集故事你說不清他諷刺了什麼,但又覺得他諷刺了所有。
也為此引發了網民的發散式解讀,一集電視劇彷彿是一起社會事件般,製造了一個網民廣泛參與的社會話題。
這樣廣泛的參與度和熱度,讓觀眾對《黑鏡》第二集的期待與關注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哪怕在三個網路影片平臺中都需要付費才能觀看。
很多人都等在手機、電腦前看看夢工廠在第二集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包括營銷號和媒體也都關注著第二集的上線,這年頭時間就是金錢。
萬一第二集中也製造出x豬那樣,或者與其類似的噱頭,也可以第一時間寫文章發出去啊。
也因此除了c站上《黑鏡》的單獨點播付費量暴漲外,幻世網和企鵝影片也都在後面偷笑著數錢。
一部引發了社會話題討論,而且第二集還非常受人期待的電視劇能帶來的會員轉化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兩家影片網站的高管們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夢工廠已經在製作中的下一部劇《疑犯追蹤》一定要儘可能說服陳景行拿到獨播權。
如果沒有另一家網路平臺,獨播權能帶來的會員轉化恐怕會超出想象,不止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的分流讓人覺得可惜,c站的分流效應就已經讓兩家大平臺心疼了。
c站除了對年輕網民的吸引力和黏著度很高之外,因為目前沒有推出付費會員制度,所以《黑鏡》全集打包點播付費只需要6元,低於幻世和企鵝至少15元的月度會員費,就讓很多不想為兩大影片平臺其他內容買單,只想看《黑鏡》的的網民會傾向於選擇c站。
因為有如此高的關注度,第二集也創造了非常驚人的播放資料,同時也引發了同樣驚人的點評熱度。
這倒不稀奇,既然你把這麼多人的胃口吊起來了,大家都期待你的第二集,那麼無論是失望還是覺得差強人意,看了第二集的觀眾都會樂於在網上反饋自己的觀影體驗和評價。
而第二集上線後,確實有不少失望的聲音冒出。
因為第一集爆火後,是有不少觀眾追這部劇就是衝著獵奇去的,有第一集的“男主x豬”這麼大的噱頭在前,第二集就未免顯得不夠刺激。
而且第二集講的是個親子故事,有關教育孩子的題材,從這個故事背景來說也沒有太強的吸引力。
跟第一集又是小女孩神秘失蹤,又是頂流明星,又是綁匪勒索的情節沒法比,視角也沒有第一集那麼大,從媒體到民眾,展示了個遍,是整個社會層面的諷刺和抨擊。
第二集中視角僅僅侷限在母女之間,侷限在家庭和學校之間,就顯得格局沒有那麼大。
不過在初步的批評和失望聲音後,還是有很多人跳出來反駁這樣的言論,甚至認為批評者太過淺薄,第二集的震撼與力度絕對不下於首集。
【破案了!破案了!原來黑鏡開頭的鏡子破裂裂紋是第二集中控制器螢幕上的裂紋!】
【這一集的沉重絕對不弱於第一集,哪怕拋開新穎的科幻設定雖然晶片植入大腦的創意早已有之,但是對於晶片的設定卻相當具有新意,尤其是那個用馬賽克的“遮蔽機制”,非常有創意),科幻創意是夢工廠的強項,這點先不去探討。
這一集簡直精準而且非常狠的切中了當代人撫養教育孩子的焦慮感,我相信為人父母的觀眾看過後都會背後生出冷汗。
想想現實吧,現在有多少家庭甚至教室中都開始出現攝像頭了,定位孩子的電子產品日新月異……這哪兒是《黑鏡》啊,這分明就是現實!
我家孩子上的私立幼兒園的教室裡就有攝像頭,老師會告訴家長密碼,家長登陸專門的app隨時能檢視監控,驚悚的是我和其他家長們都沒覺得有任何問題!
夢工廠的科幻創意你初看會覺得腦洞大,很驚豔,但實際上都是從生活細節中提煉昇華而出的,魔鬼都藏在細節中!
所以,天使公司的“無菌育兒”計劃如果真能在技術上實現,在我們國家絕對會受歡迎。如果有人突然告訴家長有這樣一種技術,能幫助自己更好地看管、保護孩子,就算有人能意識到它存在的隱患,我相信仍然會有許多人難以抗拒它。
不必對人性有信心,多數家長們沒有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古今中外,真正能把孩子當做獨立個體的父母少之又少,畢竟“少不更事”的兒童還不具備獨立人格,家長作為監護人有全權處理的責任和義務……而孩子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就被迫植入了將會伴隨她一生的夢魘】
當然也有認為這一集的“批判”和“諷刺”有些過於生硬,並不客觀的聲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試想一下另一個結局,假如在中間那裡,女兒出了意外,多次沒有保護措施的和男友發生了關係,懷孕後墮胎傷害了自己的身體,甚至毀了學業和將來的人生,而母親始終堅持“隱私承諾”,不重新啟用控制器。
你們又會用怎樣的方式去批判這位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