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第一集的獵奇噱頭的作用是讓這部劇能夠在首播後實現快速傳播,製造出熱度,從而為電視劇播放引流。
但如果僅僅是一個能引發人們興趣的奇葩設定或者獵奇劇情是無法實現口碑傳播的,是沒有持續的生命力的,也無法讓觀眾不斷安利和宣傳。
最多也就是起到“總裁!夫人小產血不止!他寵溺抱著初戀:通知婦產科,不準救她!”或者“龍王歸位,一聲號令,招來三十萬戰神,解救被怪賣到窯子裡的女兒”這樣的作用。
觀眾在滿足獵奇心理後,剩下的就是吐槽、批評甚至唾罵了。
當然《黑鏡》也有很多吐槽,但基本都集中在“男主角x豬”的奇葩劇情設定,人們會覺得獵奇和不忍直視,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要一窺究竟。
但《黑鏡》的真正魅力卻是在這個奇葩設定下延伸出的荒誕故事,或者說國內比較少見的黑色幽默劇。
在某大型知識問答網站中,一連出現了跟《黑鏡》有關的好幾個問題。而且都上了熱榜。
除了“如何評價夢工廠網劇《黑鏡》第一集?”之外,還有“綁匪為什麼要提讓男主角上豬的要求?”,“《黑鏡》男主為什麼最後會自殺?”,“結尾媒體要採訪小女孩和她的父母后續會發生什麼劇情?”,“真實社會中遇到這種事情,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法?”等各種問題,都引發了大量的討論。
少數抖機靈之外,大多數回答都很正經,除了對《黑鏡》各種溢美之詞,也從各種心理學、社會學、法律、媒體等等角度對這部劇進行分析和推演,網民集體對第一集的故事進行了二次創作和延展。
有的回答連陳景行看了都在開心之餘覺得有一點肉麻和噁心。
【劇版《訊號》和《黑鏡》的編劇名單中都有陳景行,說實話我是覺得陳景行這個人的心理多多少少有點問題,他的電影給人的感覺好像是積極樂觀。
像是電影版《訊號》和《原始碼》這兩部,親情、愛情都很感人,主人公都有著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軍人為保護民眾不惜犧牲,消防員為了救小女孩不惜殉職,警察為了查案不惜身犯險境,就連不是警察都願意為了挽救生命跟蹤保護受害者。
我現在卻深深懷疑這都是電影局在他身邊拿槍指著逼他寫的劇本狗頭)。
《彗星》女主的“我殺我自己”,還有《致命身份》的“無人生還”以及那個邪惡的小男孩人格才是陳景行風格的本體,後面為了市場為了票房這才故作正能量。
所以到了電視劇,尤其還是網劇,陳景行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劇版《訊號》還只是單純的壓抑和虐主,尼瑪三個主角每個人都死一遍,還都來回反覆的虐,每個人都不完整,每個人都有缺憾,還有那一個比一個變態的案子,我以為這是陳景行的極限了。
萬萬沒想到,那是上星劇,所以他已經儘可能收斂了,《黑鏡》才是大餐,看的我胃疼,不僅壓抑而且還重口。
不是畫面重口,而是整個劇情都讓人感覺重口反胃和噁心,對我而言簡直是精神衝擊。
但是卻讓我看完後,震撼的幾分鐘說不出話來,結尾那個還有點良心的媒體主編敲了兩下桌子感覺是直接敲到了我的心口上。
有人說這是對社會的諷刺,是黑色幽默,我卻覺得是陳景行對世界的惡意,是對我的惡意!
就彷彿他聽到了我的心聲,看到了我發的對他接下來作品能夠更多挖掘內涵的一些期待,所以他鄙夷的不屑的看著我,想看有深度的是吧?想看現實主義的是吧?想批判社會是吧?
然後端上來一盤東西,喏,這就是人類社會,好看嗎?
然後我痛哭流涕的說不好看,噁心死了,但是我還想要更多……<的感覺?當陳景行的粉絲就是有這點好處,永遠不缺驚喜……或者是驚悚,陳景行就像是魔術師,你不知道他下一次從帽子裡變出的是什麼,有可能是小貓,也有可能是老虎。
最後我要收回我之前在《黑鏡》沒上線時對這部劇的“汙衊”,陳景行或許短小,阿不,《黑鏡》或許短小,但是給你帶來的精神衝擊和思考絕對不少。】
除了這種影迷的肉麻另類誇讚,也有對劇情進行具體分析的。
【對第一集的點評和抖機靈都很多了,我就不重複了,說一下第一集給我帶來的比較震撼的畫面吧。
我看好多人都沒提到這一點,讓我感到最震撼的甚至最驚悚的畫面不是男主林威吃了藥後推開門看到三百斤老母豬的那一刻,雖然那一刻永遠的刻在了我的dna中。
而是男主林威在自殺前打破第四堵牆的那個鏡頭!
男主忙碌一天後,回到家中,脫下外套後,突然轉身看向鏡頭,我發誓我當時真的直接頭皮發麻。
開始時真有種看鬼片的感覺,嚇得我渾身一激靈,差點摔了我的平板電腦,真的我看過不少有這種打破第四堵牆元素的影視劇作品,以國外的為多打破第四度牆就是戲劇中的演員直接面對觀眾,跟觀眾對話或者互動),數《黑鏡》最驚悚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