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集數短,關鍵還是單元劇,一集一個獨立的故事。
說吳恆不失望是假的,其實他對夢工廠的這第二部電視劇的期盼是《訊號》這樣的劇,用精悍的集數講述一個快節奏的結構精緻的好故事。
但也不必精悍的過頭啊。
一是集數太少,二是單元劇的模式,這兩個資訊給吳恆潑了一盆冷水。
事實上,並不只是吳恆,夢工廠的影迷們也都相當失望,畢竟夢工廠的上一部劇可是平均收視率超過了3.5的現象級電視劇,在豆瓣分數、收視率和網路播放量三個維度都達到了極致的神劇,直到現在一些二三線衛視還在時不時輪播呢。
一出手就是王炸,導致夢工廠的第二部電視劇的上線就連媒體都比較關注,影迷們更是無比期待,奔走相告,終於又有值得讓大家追的下飯神劇了。
結果這“真迷你劇”讓夢工廠的影迷都有種預期落空的幻滅和失望,只有5集就算了,這麼短的集數還來單元劇?那就說明根本講不出什麼複雜的故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恆在對《黑鏡》既期待又失望的複雜情緒中等到了晚上八點。
重新整理出的頁面出現了第一集,吳恆趕忙點進去,果然住在c站上的人不少,已經有【第一】、【簽到】、【期待】這樣的彈幕刷屏了。
吳恆將彈幕關掉後,放成了全屏。
作為up主,他觀看影視劇還有工作的成分的,所以不能被包括彈幕在內的其他東西打擾。
第一集的開頭是一個尋人啟事。
照片中的小女孩大約六七歲的樣子,神情可愛又無辜,屬於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極有感染力,一看就是在家受寵的小公主。
原來是一個小女孩失蹤了,焦急的父母一邊尋找自己的女兒,一邊報案。
警方調取孩子失蹤路口的影片,發現是一個戴著口罩和帽子看不清面容的男子陪著女孩玩耍,有說有笑,隨後女孩被抱上電動車,之後行蹤不明。
小女孩在光天化日下被不明身份男子帶走隨後失蹤的訊息也被媒體報道,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對嫌犯帶走孩子的目的和小女孩的下落媒體和網民都各有猜測。
有說是拐賣的,有說是性犯罪的,還有人說是綁架要贖金的等等不一而足。
事件隨著小女孩父母的無助的哭訴與這段被曝光的監控影片在網路上發酵的越來越大,當地電視臺也開始報道這起小女孩失蹤案。
警方也投入了人力進行排查,但嫌犯和小女孩彷彿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哪怕發出了通緝令,短時間內也找不到能快速偵破的線索。
然而超過了兩天也沒有人聯絡家屬,說明不像是綁架案,而小女孩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時間每拖延一分鐘,女孩兒的危險就高一分。
這段劇情平鋪直敘,而且鏡頭語言很樸實,沒有玩弄任何技巧和敘事結構,彷彿是紀錄片一般,而且視角從小女孩的父母家人,到警方,再到電視臺、網路媒體和路人網民的反應,堪稱全景式展現。
“難道是懸疑片?但是感覺也沒有太懸疑的東西啊?”吳恆有些迷惑,這個開頭的小女孩失蹤案沒有展現太多的懸疑氛圍,感覺就是比較“普通”的那種拐賣小孩的案件,警方也是正常偵查和破案,排查監控走訪群眾,相當“日常”和“紀錄片”。
與此同時,劇中還透過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在小女孩失蹤案中“插播”展現了一位“頂流”的日常。
林威是一個帥氣年輕的當紅演員,普通的一天從化妝、拍雜誌照片,參加釋出會笑容僵硬的給粉絲簽名,麻木的在經紀人的日程提醒中錄製採訪中過去。
林威晚上回家後累癱在床上,刷著手機,看著熱搜上的各色新聞,其中也有小女孩失蹤案,看著小女孩的照片和被無名男子帶走的新聞,嘆息了一聲,隨手轉發了微博,為擴大網友對這件案子的關注度盡了一份心力後沉沉睡去。
吳恆皺著眉滿臉不解,暗忖:“難道小女孩失蹤案和這個明星有關?”
說實話,第一集開篇演到現在,讓他一頭霧水,摸不著主線,甚至都不知道主角是誰,是小女孩?還是警方?還是這個叫林威的明星?
他都有點懷疑這部劇到底是不是夢工廠拍的了,完全沒有爆點啊,夢工廠的影視劇應該是很擅長快速進入主題,吊人胃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