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新劇收視開門紅,三重反轉驚呆觀眾!”
“夢工廠第一劇首播收視破1!孫麗鄧朝夫婦熒幕重聚打造爆款!”
“《訊號》電視劇版昨晚驚豔亮相,懸念叢生,燒腦依舊!”
“《訊號》有爆款潛質,收視女王或再續輝煌?”
“陳景行編劇,《訊號》延續電影版的燒腦刺激!”
“《訊號》擁有電影級別的鏡頭語言,或開創電視劇新趨勢”
“夢工廠將觸角跨入電視劇領域,新劇首播收視率1.025”
“單集製作費用400萬,夢工廠將打造精品劇系列?”
“芒果衛視採購中心副總監稱《訊號》首播收視良好,是否能適應周播形式還需觀察”
先不說口碑,《訊號》的首播從收視率來看還算不錯,客觀來說其實並不是劇的質量所帶來的結果,而是芒果衛視正在熱播的《妻子的謊言》所帶來的收視慣性——是有一部分觀眾以為週六仍然會繼續播放《妻子的謊言》的,以及孫麗的收視號召力兩者結合造成的。
應該說1.025只能算不過不失,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任何一部孫麗的電視劇首播收視率通常都不會低於1。
所以真正的考驗還在於後續的收視率表現,也就是一週後的收視率,這就是非常大的不穩定因素,周播追劇的形式與華國觀眾的收視習慣格格不入,也是很多網友及媒體在擔心的問題,芒果衛視自己對此也非常謹慎,跟觀眾焦躁難耐的等待一週後的三四集一樣,電視臺與劇的幾位主演以及導演田鑫業也要體驗這種一週後才能聽見另一隻靴子落地的焦慮。
周播劇模式可謂既折磨觀眾也折磨電視臺。
不過陳景行對此倒沒有什麼焦慮,即便這是夢工廠拍的第一部電視劇,從理論上來說對夢工廠今後的電視劇銷售是有一定的指標意義的。
首先是電視劇交易跟觀眾沒啥關係,很多明星演的電視劇收視撲街的多了去了,也沒見他們的下一部劇就會賣不出去,完全是一個少數人決定電視劇播放與交易的市場,卡司的名氣就是硬通貨,給採購人員的“回扣”就是硬通貨,而且收視率和點選率也不是不能造假,且造假的成本並不高。
其次則是在陳景行的規劃中夢工廠接下來要拍的電視劇基本就告別電視臺了,上星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只能以網播的形式跟觀眾見面,收視率什麼的就是浮雲了。
不是說收視率和網路熱度沒有關係,而是電視觀眾與網路觀眾確實有很大的區別,就像《訊號》電視劇在孫麗的加持下首播收視率不過不失,但是在網上卻已然引發了巨大的反響,這也是陳景行的信心來源,讓他相信,只要劇的質量過硬,在網路上一般是不會被埋沒的。
因為與芒果衛視簽訂的合約限制,《訊號》在當天電視臺首播後12點才會上線網路,同時包含了c站在內的五大長影片平臺都獲得了網路播放權。
與電視觀眾大部分是衝著芒果衛視、《妻子的謊言》追劇慣性與孫麗鄧朝的號召力收看不同的是,網路觀眾卻大都是衝著陳景行、夢工廠的品牌與孫麗夫妻的名氣而來,而且陳景行與夢工廠的品牌因素佔比最大。
華國的年輕人對陳景行電影的認同度是比較高的,他們也是網路追劇的主力,對於陳景行編劇的第一部電視劇,儘管媒體和輿論對這個專案褒貶不一,有圈錢之作和質量可能不盡如人意的傳言,但是大家——不管是不是陳景行的影迷——都會想要看一下這部劇的成色,反正前兩集是免費,又不會損失什麼。
而隨著很多在電視上看完《訊號》前兩集的觀眾的口碑擴散,也讓更多網民對這部劇更加好奇,所以哪怕是半夜,也有很多人蹲守在手機和電腦前等待著《訊號》的網路更新。
也包括像王一晴這樣的已經在電視機前看完的,又想在網路上再仔細看一遍,一是電視上看的第一遍忽略了一些細節,二是可以跟其他網友一起在彈幕上吐槽,獲得互動式的觀劇體驗,一個人看和一群人交流著看是會有不同的觀劇體驗的。
因為是12點更新,所以王一晴自然不可能守在電腦前,即便熄燈,電腦螢幕的光亮也能引來父母敲她的門,長輩自然是不會允許兒女熬夜的。
所以王一晴躺到了被窩裡,拿著手機一邊刷著c站一邊等著更新,因為《訊號》前兩集帶給她的興奮還未退去,所以她一點睡意都沒有。
王一晴剛剛點進第一集,就已經有兩百多彈幕存在,三千多人一起觀看,看來熬夜星人真的不少。
【來看景神的電視劇】
【剛剛在芒果衛視看完,來二刷貢獻播放量】
【陳景行出品,必屬精品】
【一鍵三聯】
【c站挖到礦了?我看到首頁推薦想都沒想就啪的一下點了進來】
【哈哈,c站是被礦收購了,夢工廠已經是小破站的大股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