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工廠收購天河動漫的訊息並沒有受到主流媒體的注意,也沒有在影視圈子中引發什麼反響,很多電影公司都有些看不懂夢工廠的操作。
畢竟天河動漫負債累累,雖然曾經制作過一部優質動畫,可是也沒掙到什麼錢啊,反而把自己拖累的一屁股債。
國產動畫主流市場無論是電視臺還是網路影片平臺都是子供向,是服務兒童市場的,這個市場的利潤和產值太小,無論是電視臺還是網路平臺的採購價格都非常感人,很多動畫公司已經淪落到靠國家補貼來生存了。
而增速較高,規模較大的青少年甚至成人向的動漫市場都已經被美漫和日漫所壟斷,而且從90年代以來美漫產業嵌入到了好萊塢工業中,影響力日漸增大已經超過了日漫。
國產的非子供向動畫作品質量稍差,你跟人家就沒法競爭,提高投入吧,但網路平臺和電視臺都不買賬,美漫的下游可是好萊塢工業,人家制作出的動畫產品就算不盈利,也能靠下游的好萊塢工業帶來長遠的利益,國產動畫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沒辦法和其相比。
所以在圈內看來,夢工廠這很明顯是要把觸角深入動畫領域,是有錢之後亂投資的典型,又將是一家被所謂多元化發展戰略所拖累的電影公司。
不過對於夢工廠走入“歧路”,其他電影公司自然是樂見其成的,電影票房大盤是跟著銀幕數走的,熱門檔期就那幾個,雖然是還在高速膨脹的蛋糕,但有人多吃了,其他人自然就少吃了。
《致命身份》還好,是賀歲檔中的涼檔,但也讓江河文化吃了個大虧,結果下一部電影就定檔國慶了,不光讓京影的古裝大片《白髮魔女》少圈了好多錢,或者說虧了不少錢,而且還導致《心花路放》空降暑期檔搶了不少電影公司的蛋糕。
才兩部院線電影就牛逼成這樣了,接下來夢工廠還要幹什麼,簡直不敢想啊。
不過夢工廠先是整了個10億成本的太空科幻鉅製,然後《原始碼》宣佈不會定檔春節檔,現在又開始跑動畫圈玩票去了,這倒是讓很多被夢工廠火箭躥升嚇到的同行們舒了一口氣。
很多電影公司老闆的想法已經是觀其自敗了。
拋開圈內的反應不談,天河動漫被收購的訊息倒是在動漫圈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在國內最大的acg社群中,國漫區和綜合區都立刻出現了關於天河動漫被收購的帖子。
“天河動漫被夢工廠收購了!”
“爺的青春要完了,誰還記得王老狗的那句國漫崛起?”
“天河動漫賣身夢工廠,疑似轉行開始做特效”
“天河動漫沒了,《星神記》是不是再沒下文了?”
“心中有點唏噓,當年《星神記》電影版我還眾籌過呢,沒想到天河還是走向了落幕”
一向人流稀少的國漫區此時也被這個訊息炸出了不少網友。
[新人弱弱的問一句,天河動漫是哪家公司啊?]
[《星神記》沒聽過?就是這家公司做的,不過後來電影版撲街,這幾年給央視做《神力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