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在日韓及東南亞國家的宣傳活動,陳景行雖然是導演,但他是不參與的,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務去處理,因此這輪出國宣傳的是洛辰和雷嘉音。
其實主要是洛辰。
畢竟洛辰也是韓流造星工業培養出的偶像出身,他曾經所在的組合最巔峰的時候在日本也是有不少粉絲的。
當然韓國偶像流水一般的輪換,隔了這麼多年也早過氣了,不過年初由洛辰主演的《致命身份》在日韓及東南亞各國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這就足夠喚起很多人的記憶了。
再加上《致命身份》在北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當於又在身上套了個金燦燦的光環,日韓和東南亞是很吃這一套的。
安排好了日韓及東南亞地區的上映日期後,俄羅斯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發行也迅速提上了日程。
同時哥倫比亞和獅門影業回到美國後也立刻著手進行發行準備。
這既是協議的要求——夢工廠在版權交易協議中明確新增了一條:從北美版權賣斷之始,兩個月內必須在北美院線上映。
同時也是哥倫比亞與獅門自身的意願。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對於年初的《致命身份》,陳景行在北美雖然已經有了《彗星》和奧蘭多金獎的加持,可《彗星》的話題性完全完全侷限在網路上,是年輕人的狂歡,奧蘭多金獎電影每年都有,北美主流市場對其的關注和期待是有限的。
所以哥倫比亞當時其實不太需要擔心盜版的問題。
《致命身份》還沒到那種會讓觀眾等不及要先睹為快的等級——因為歸根到底那還是一部外國電影,北美觀眾一向是自傲且自大的。
而《訊號》則截然不同,因為《致命身份》取得的巨大的票房成功——對於外國電影來說,陳景行在這裡已經不再是無名小卒了,有很多影迷和年輕人都很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而且《訊號》不僅在華國國內取得了驚人的票房成績,也會很快在周邊國家和地區依次上映,尤其是在韓國上映,如果再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一定會在北美掀起波瀾。
盜版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了。
這跟美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並不矛盾,阿美利堅人的道德水平並不會比其他國家高多少,都是地球人,誰比誰高尚。
北美的影視作品盜版傳播現象少跟普通民眾的道德水平沒有關係,是法律和大製片廠大發行商的管理能力的問題。
十幾年前發行商有膽量把備受好萊塢矚目的《英雄》押上近兩年,是因為那時候網路不發達,盜版只能以碟片的形式存在,在北美完善的法律機制下自然沒有大規模傳播的空間。
現在網路相當發達了,盜版影視的獲取難度和傳播效率都得到了大大增強,有韓國盜版產業作為網路分發的集散地,只要能連上網,全球各地都能被其輻射,尤其是手裡錢不夠多的年輕人和學生,和國內的網民沒什麼區別,都有各種方式獲取盜版資源,否則要是喜歡看電影,一年看幾十部上百部那可絕對是看不起的。
哥倫比亞和獅門這麼高價格買下的版權可絕對冒不起風險,儘快上映同樣是他們的訴求。
如此一來,《訊號》雖然沒有達成陳景行原本夢想的全球同步公映,但也得到了近似的結果。
北美那邊傳來的訊息是能在一個月內上映,這樣《訊號》基本能實現一個月內在全球主要市場大規模上映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