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寧皓,其他導演也都有些驚訝。
湄公河這個案件社會影響力比較大,早就聽說過要影視化,電視劇版去年就已經拍完,電影版卻遲遲沒有啟動。
萬沒想到電影版竟然跟陳景行有關。
聽這個口風似乎還是國影和夢工廠聯合制作。
這個訊息傳出去絕對會引起業內震動的。
夢工廠成立至今不到一年,憑藉著《彗星》和《致命身份》已經成為了業內新星。
年後更是一連宣佈了兩個科幻電影專案,入股了一家業內頂級的特效工作室,新聞不斷,可以說是國內影視公司的弄潮兒。
現在又搭上了國影,更吃到了這麼大一塊蛋糕,簡直就是三級跳了。
只要《訊號》或《原始碼》有足夠分量的市場表現,夢工廠馬上就能成為僅次於五大傳統制片廠之下的電影公司。
這個年輕人身上好像有一種魔力,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而且魄力異於常人。
本來有些媒體上是有一些對夢工廠融資後,陳景行被突如其來的成功衝昏了頭腦,盲目擴張,盲目立項的批評的,現在看來,這種評價倒並非沒有由來。
夢工廠獲得融資後不僅斥資八千萬入股了一家特效公司,還連開了兩個電影專案。
《訊號》和《原始碼》按照已經披露的資訊,加起來的製作成本加最終宣發費用甚至超到了1.5億。
即便夢工廠只佔一半的份額也要承擔八千萬以上的金額。
光這兩項就幾乎把融來的資金花光了。
而且夢工廠自身還經歷了一輪擴張,還要維持運營。
一旦《訊號》和《原始碼》這兩個專案有什麼差錯,票房失利,或者遇到其他困難遲遲不能上映,夢工廠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電影從製作到最終上映中間的過程實在是有太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更別說陳景行剛剛又透露出要和國影聯合制作湄公河電影專案,他們也都是業內人士,隱約知道這個專案恐怕也是個耗資巨億的大專案。
這意味著夢工廠又要掏出數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砸到這個專案中。
即便透過《致命身份》這部電影,夢工廠能獲得上億的收益,但這樣算下來也幾乎是耗盡了所有的流動資金。
這種不計後果的瘋狂投資立項簡直可以用孤注一擲來形容。
陳景行倒沒意識到夢工廠的投資在別人眼裡已經是瘋狂花錢了。
就算意識到了,他也不在乎,夢工廠目前又沒有負債,大不了一切回到原點。
眾人討論的話題很快到了各自正在進行的專案。
聚會已經進行到下半場,陳景行和寧皓幾個導演聚在一邊,重溫“遊學友誼”,也沒有其他人來打擾,所以大家說話間也少了些顧慮。
路洋的《繡春刀》和肖揚的《猛龍過江》很快就會在暑期檔陸續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