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很可能是他回國的第一部戲,對宣發是有很大助力的,畢竟咱們是要在國慶檔上映的,對手實力都比較強,宣發壓力還是很大的。
而且……他媽媽暗示過作為吳廷軒回國演的第一部戲,片酬方面是可以談的,雖然沒有明說,但許總認為是可以談出一個象徵性的片酬的,那這就是一筆很合算的買賣,畢竟吳廷軒的名字就值兩千萬的宣發費用了。”
陳景行心裡嘆了口氣,這畢竟只是2014年,連許文深這樣經驗豐富的資深製片人都要對頂流偶像的號召力慎重以待。
他其實並不意外,因為這就是資本的正常邏輯。
無論國內外的電影資本都熱衷於拍續集,熱衷於改編大ip。
這是對沖風險的本能,因為資本首先想要的是回本,在此基礎之上再說掙錢,而續集和大ip有基本盤,資本喜歡投資有基本盤的作品。
追求流量明星是同樣的邏輯,資本將明星的流量也視作基本盤,吳廷軒還沒回國,就有不少影視公司對他發出了片約,那不就是看中了他的“兩千萬粉絲”嗎?
如果是真的兩千萬粉絲,不說全都能動員去電影院,就算只動員個十分之一,那也有近一億的票房了。
這個基本盤不誘人嗎?
當然資本很多時候過高的估計了明星對粉絲的動員能力和粉絲自身的經濟能力。
陳景行雖有些不爽,但他知道許文深交代的這番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算吳廷軒的粉絲不願意掏出真金白銀去電影院支援偶像,但發動他們在網上做資料做宣傳還是沒問題的,畢竟請水軍發通稿那是要花錢的,流量的粉絲可是免費勞動力啊。
如果真能以低片酬讓吳廷軒演個配角,從經濟上講是相當划算的。
不過陳景行不願意算經濟賬,他又劃拉出幾份資料在上面寫下各自對應的角色遞給了王鵬。
“這幾個人發出去讓他們試鏡,還是不能發劇本,選出一段來就行了。”
陳景行現在已經到了要考慮劇本保密的時候了,畢竟《訊號》這部電影從誕生之初就暴露在外界的眾多關注之中,萬一真有人向媒體洩露了劇本,那就很糟糕了,就算簽了保密協議能追償,也挽救不了損失。
當然這也是他目前名氣越來越大的體現,而且公眾對他的作品是有強烈期待感,要是其他的普通導演就算把劇本扔在媒體記者的臉上,人家也不屑於報道。
最重要的還是《訊號》這部電影是不能劇透的,有些電影,觀眾知不知道劇本都無所謂,但是《訊號》一旦被劇透了一些設定和關鍵情節,觀影體驗就會大打折扣。
王鵬見到陳景行略過吳廷軒的話題不談,就識趣的不再多說什麼了,反正許總的交代也傳達到位了,最終角色的確定還是由陳景行拍板。
王鵬走後,陳景行低頭看著手裡的演員資料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其實主要的演員他心裡已經有人選了,但是還是要看一下試鏡,不說演員之間能不能產生火花,但不能有違和感,尤其是父親和兒子這兩個男主角一定不能讓觀眾覺得彆扭。
喜歡華娛科幻之王請大家收藏:()華娛科幻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