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差陽錯之下,《致命身份》成了江河撤出春節檔的最大受害者。
《血刀無雙》即便是一部被春節檔淘汰出局的電影,也絕不是《致命身份》這種中小成本電影所能抗衡的,與其同日上映的結果必然是排片被碾壓,可以說任博偉十幾天奔走各大院線的努力一朝盡喪。
幻世網在座的高管想起來都覺得有些啼笑皆非,幻世網的《樂滿人間》進軍春節檔,直接把江河的《血刀無雙》擠出了大年初一,最終影響了幻世網的另一部電影,可謂一報還一報了。
在陳景行旁邊坐著的張京燕提出了一個建議:“不如我們試試點映?”
點映在好萊塢已經是發行策略中的重要一環,尤其是一些文藝片或進口片這樣的市場前景不好確定的電影,點映對其具有重要的市場指導意義。
發行商可以根據發行前的點映和問卷調查制定調整發行策略,透過第一批觀眾口碑和票房資料,逐步有序的擴大目標觀眾群和上映銀幕數量,針對特定觀影群體做市場營銷,針對性擴大銀幕數和發行規模,有針對性的投放廣告。
然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北美完善的細分市場的院線結構上。
華國50多條院線本質是沒有區別的,因為全國上下放的電影都是一樣的,所以市場形成不了差異性,也沒有發展到觀眾細分市場,也沒有相應的文藝片、小眾型別片口碑傳播的成熟渠道,所以提前點映在國內主要是為宣傳服務,對發行策略意義不大。
如果對自家片子質量比較有信心,可以透過點映形成大規模發行前的口碑營銷,刺激預售,提高排片。
當然也有那種沒有自知之明的電影點映暴死。
對於張京燕的提議,在場一眾高管都比較心動,因為看過電影之後,即便以再苛刻的眼光評價,《致命身份》都是絕對在水準線以上的優質作品。
電影本身質量過硬,透過點映輔以幻世網的宣發,在正式上映前製造出口碑營銷,甚至能倒逼院線提高排片。
任博偉想了想,微微點頭:“是一個辦法,但還不夠。”
包括《致命身份》在內的兩部電影的發行都是由任博偉在主導的,他這些天集中在跟各大院線談判,拉關係,所以對國內院線的情況很瞭解。
“五大製片廠對各大主流院線的影響力根深蒂固,即便能靠電影實現正式上映前的口碑營銷,上映首日也絕對搶不了多少《血刀》排片,江河對這部電影是很重視的,首映排片甚至前三天的排片都會寸步堅守。”
《致命身份》和《樂滿人間》是幻世網兩年前碰壁之後再一次涉足電影製作發行的專案,任博偉對此很是重視,《樂滿人間》在春節檔沒有辦法,大佬太多,掙不了第一,能當個攪局者幻世網就滿意了。
《致命身份》不在春節檔也不在暑期檔,任博偉不能允許還被別的電影壓在身下,必須要打個開門紅,甚至最好能獨佔一到兩週的檔期,收割票房,這才能打響幻世網的招牌,在電影行業真正立下山頭,宣佈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當然,如果江河的《血刀》口碑不佳,《致命身份》或許可以靠過硬的質量走出逆襲曲線,翻身將競爭對手壓下。
但逆襲是電影觀眾喜聞樂見的劇情,對於任博偉,對於商人來講,他是絕對不願意把賭注放到逆襲上的。
從華國電影市場化以來到2013年,十幾年來走出逆襲曲線的有幾部電影?本位面此時的華國電影市場還沒有誕生出“逆跌”這個詞,票房走“逆跌”曲線的電影在大洋彼岸倒是不鮮見,在華國是一隻手都能數清楚的。
電影的票房曲線是拋物線對於此時的華國電影人來說屬於常識,排片是電影發行最重要的要素,就連口碑營銷在此時都是新鮮玩意,“自來水”這個概念更是還沒出現呢。
康華試探著問道:“要不然,再往後延一週?延檔到1月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