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兄,幹脆我們分開看看,三日之後,再聚於此間,如何?”於崇阿說。
“也好,我們分開行動,看看這個世界有無破綻,三日後再與此處相見。”莫閑一想這樣也好,兩人拱手相別。
莫閑下山,腳下自然縮地術發動,山腳下,聽見有人說,離此山中二十裡處,有觀音禪院,此院有高僧果燃住持,降魔伏妖,神通廣大。
聽到此,他心中一動,問明道路,他轉身而去。
二十裡路,他只花了一刻鐘便趕到,遠遠看見一座叢林,氣勢恢宏,檀香滿空,正是果燃在開法會。
“大眾,汝等諦聽,摩訶般若波羅密,此言為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唸。口唸心不行,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口唸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世人終目念般若,不認識自性般若,猶如光說食物而終不得飽。口中說空,萬劫不得見性。”
莫閑見一位禪師在臺上,形像蒦秀,雙目開闔之間,似有電光流露,大概五六十歲,正在當眾講法。
莫閑走到後面,不覺點頭,便坐了下來,細細聽講。
“禪師,佛說萬法皆空,你說口中說空,萬劫不得見性,何解?”有一個官員模樣的人站了起來,雙手合什,施了一禮。
“大眾,汝問得好!佛說萬法皆空,此為真理,莫要聽我說空便著了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果燃說。
莫閑點頭,空是一種狀態,真正的空是感覺不到的,如浩月當空,光照四方,如果執著空,就把空化為一種概念,從而墜入頑空,反而不會得到真正的空,所以果燃說,第一莫著空,真正的空是心中根本沒有空的概念,從而進入一種活潑潑的空靈狀態之中。
這個和尚對佛理理解很深,就不知道是不是口頭禪。
“大眾,聽我頌來: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正說到這裡,突然之間,飛砂走石,一個聲音在外面喊到:“那個和尚,不要蠱惑人心,什麼空不空,不如祭我的五髒廟!前次的仇,這回往那裡逃!”
果燃抬頭:“原來是黃風君,難道想皈依我佛!”
又一個女聲響起:“黃風君,不必和這個和尚廢話,直接拿去,醃漬一下,拿來下酒,難得這麼多美味在此!”
莫閑早就發現,一隻是猛虎精,另一隻卻是一隻三尾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