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一位年老的和尚還了一禮:“阿彌陀佛,老僧千山率弟子律海、律虛、律文、律武有禮了,莫施主和女施主能來此,想必是修行中人!”
“大師,我和內子不才,在山中游玩,忽見天地間雲霧迷空,天際陰雲彌合,知道有蛟要化為龍,特來此一觀,沒有別的心思。”莫閑不想他人多心,故此明說。
“善哉,此潭中蛟龍與我寺交好,今日化龍,飛升佛界,吾等故來送行。”千山合什道。
“大師是何宗?”
“佛門一家,哪裡分什麼宗,世間分宗,不過根性不同,愚賢有別,故因才而施,如果硬要給我一個區分,大概屬於律宗。”千山老和尚很有意思,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律宗,是莫閑比較陌生的一佛教門派,只知道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其他就不瞭解,對於不瞭解的東西,莫閑從來不瞎說,當下口中說道:“原來諸位是律宗高僧,失敬!失敬!”
千山也看出莫閑並不瞭解律宗,微微一笑:“那就請旁觀蛟龍渡劫!”
此時,潭水開始翻滾,一顆碩大的蛟頭從水中伸出,朝岸上的人一點頭,將身一縱,雲霧頓時由身下生起,托住它升空。
莫閑是第二次見到蛟龍,他在東海的離朱島就與蛟龍交過手,他以一龍之力力抗蛟龍,不過眼前這頭蛟龍,明顯收斂了威能,龍威都沒有波及到莫閑,莫閑不僅沒有小看它,反而高看它一眼,果然這頭蛟龍已將自身蘊含的能力做到收放自如。
但它的身體一起在空中,空中立刻電光閃爍,蛟龍穿雲破霧,一張口,一枚龍珠吐出,但龍珠看上去更像一團霧氣,迎著閃電,轟的一聲,龍珠轉動,消彌了雷電,而電光在龍珠上游走,龍珠凝實了一圈。
原來,它借雷電之力鍛煉它的龍珠,隨著雷電一次次的轟擊,龍珠越轉越快,龍珠也越來越實,莫閑陡然覺得,這像煉丹中的九轉,不禁想起丹丘生說過的話:丹者,其形像天,九轉之力,非為九轉,而攝天地靈信,其轉越速,靈犀發動,功成像天,天長地久,遂能感通,大道生矣,如如不動,九轉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靈丹外形渾圓,像天之形,催動九轉,天地間的種種資訊法則之類,加於其內,第九轉後,看上去就不動了,但大丹玄妙無方,服食之後,自然體現大道,這就是九轉丹的秘密。
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蛟化為龍,龍珠在雷電中一次次轉動,形體越來越玄妙,速度越來越快,隱隱和外丹九轉相合,莫閑看到了煉丹,難道龍珠就是龍的丹藥,天地為爐,造化為工,雷電作火,鍛煉出一顆活潑潑,光爍爍的大丹不成。
莫閑心中有悟,天地萬物,均有至理在其中,百姓日用而不知,又想起當日蠡玉所轉的精元丹,也不要丹爐,不過從遠古時代的巫師所煉,他大悟,眼睛盯著那顆龍珠,細細品味他的變化,心中不斷對比外丹煉制,原來,九轉仙丹符合宇宙的至理。
一條蛟龍上下穿梭在雲中,隨著龍珠的變化,蛟身上也在發生著肉眼可見的變化,漸漸向龍的方向變化,但蛟龍異常專心,可以說,除龍珠外,根本看不見其他東西,莫閑想起丹書中所說,龍抱珠,雞孵卵,此為修行真榜樣。
漸漸龍珠停止了轉動,一顆龍珠圓爍爍,內中似有無限層次,天空中劫雲也收斂就要散去,就在此時,異變突生。
天空中陡然現出一隻青光瑩瑩的大手,照著龍珠就抓了過來,龍珠是龍族的至寶,更是修行人煉制身外化身的極佳載體,而此時,雷劫剛剛結束,龍還未回過神,大手已突然出現,時機把握得真好。
千山和幾個和尚立刻的發動,一道金光沖霄而起,自在戒體心光,看來,他們知道龍珠一成,便會有劫難,早已做好準備。
自在戒體心光一到,抵住大手,大手落不下來,龍也清醒過來,當務之急,便是吞回龍珠,龍珠化成一道光華,直向龍口中落去。
天空中紅光一閃,一個苦著臉的老者出現,看到龍珠,臉上悲苦起,淩空一攝,龍珠居然一下子頓住,莫閑認識他,正是當日得到乾陽珠的竹葉劍苦無涯!苦竹山中一散修,雖名散修,卻以一己之力挑戰一個門派的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