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是棄常而好奇,俱系所福反招禍;
總遇明師不低頭,自己早把門戶鎖。”
他明白了,那個老道士在提醒他,“總遇明師不低頭,自己早把門戶鎖”,老道士明明是高人,“幾個道人識真我”,是啊,幾個人認識真我,直將虛幻當作我,真我自反省中漸漸明瞭,想起來真好笑,世人總說神仙好,其中辛苦誰識了,往往是,誤將力量當智慧,可憐是,身陷輪回才後悔。
他恭恭敬敬走進房間中,老道士還在睡覺,莫閑站在一旁,靜靜地等候。
過了半天,老道士才伸了個懶腰,口中念道。
“已矣乎,道不見,愚人只在色身煉;
口鼻認為元牝門,臍後誤作黃庭院。
識神疑是主人公,濁氣錯當親家眷;
不知大藥本無形,大虛空裡第一善。”
莫閑靈機一動,也作歌曰。
“已矣乎,道要傳。不通明師盡枉然;
祖祖相授路機秘,燈燈共續指先天。
一身上下無真物,萬般景象非法船;
會的生前一句子,霎時火裡長金蓮。”
吟完之後,把手一拱,恭敬道:“弟子莫閑,以前曾為一個殺手,後因形勢所逼,無意中走上修行路,半年前受罰來到陰風洞,不識真人真面貌,在陰風洞中,幾經反省,多謝真人有意指點,莫閑在這裡感謝真人,請教真人姓名?”
老道一笑:“不必多禮,老道潛無。”
“原來是師伯。”莫閑恍然大悟。
“我且問你,你身上血腥可曾洗去?”
“陰風洞中六月,我身上何曾有血腥?”莫閑反問道。
潛無哈哈大笑:“好,好一個身上何曾有血腥!也罷,你既然喊我一聲師伯,我有一個小法門,不修丹,不練氣,只是在心靈上打轉,傳於你吧。”
莫閑磕頭謝過,潛無在他耳邊一陣細語,莫閑大喜,這是一段法訣,修行此段法訣,恰是在睡眠中,只是一念觀照虛無之地,自然進入睡眠,不管其他,姿勢都不問,只要做到松、沉、忘三字,就是睡去也不打緊。
莫閑越咀嚼越覺得這段法訣高深,他雖然幾日幾夜不睡也成,但自然的習慣,他還是不可能拋棄,這種功法於他修行黃庭之道並不矛盾,因為其無為,不走氣脈,不用存思,也無特定姿勢,不會與任何功法相沖突,而把持無為要旨,法簡而效宏,的確是一種上乘的功訣。
莫閑半年前,就從潛無身上看到松、沉和忘,藉助此,他順利地進入初禪,正體現了它的功用,而今日,潛無子將法訣細細講解給他聽,點出其中關鍵點,不像莫閑自己悟的簡陋,可以說,不是真正的弟子,一般人還真做不到。
莫閑又一次謝過潛無師伯,潛無傳他法訣,他已將莫閑視為自己人。
潛無子看著莫閑的背影,心中感慨:“師弟收他為傳人,他的確是個修道種子,不知他的未來怎樣?師弟還是忘不了以前的事,這次希望莫閑不要讓師弟失望,他好像修行的不是金丹之道,看他的樣子,走的是黃庭之路,也好,黃庭經中的功法,是道家的經典,希望莫閑能給師弟一個驚喜。”
他又爬在桌子上,進入功境,不再過問他人的事,小屋在這片地方,顯得與環境很和諧,但在外表上,他好像是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