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世咒,本為釋迦牟尼佛見世人日漸沉迷,心有所動,想淨世重開世界,故名淨世咒,但一經創立後,心生後悔,便束之高閣。
後來,遇到孔雀大明王,見其在大雪山下食人,佛祖亦為之所吞,佛祖破開其背,降伏之,孔雀大明王不服,說世間萬物,本是相生相剋,它食人,只是本性,正如人食牛羊。
佛祖想了想,說人為萬物之靈長,天地之主角,不可普通對待。
孔雀明王說,如果人有一天不為天地主角,怎麼辦?
佛祖笑著對它說,那就由它。
孔雀明王跟佛祖討了一幅法旨,如果人不為天地主角,就淨世滅人,佛祖便付與它淨世咒,淨世咒一出,天地間所有生機破滅,何止是人類,只有修行到明王層次,才能無懼淨世咒。
當智通喊出淨世咒這三個字,剎那間,智通一邊的所有人都變了顏色,特別是子秀道人,他先前殺入敵人中,離開智通較遠,此時敵人一退,他孤零零的一人突出前方,當聽到淨世咒時,臉一變,不禁沒有退回智通那邊,而是身劍合一,化作一道眩目的劍光,如匹練一般,只卷然越等人。
子秀以攻代守,他不能任然越施展。
然越見他攻來,冷笑一聲,並未理睬他。
時間似乎靜止了,風雨似乎停在那一刻,天空中的雨珠就這樣飄在面前,砂石飛在空中,一切都似乎靜止了。
一切詭異的停止了,但隨著一聲巨響,雨水陡然化作霧氣四濺,肉眼可見一道道波紋將一切都粉碎。
無論是飛在空中的砂石,還是滂沱的大雨,甚至是空中打下的閃電,好像世界末日一樣。
子秀的劍光卻是例外,雖然縮短了不少,但依然一往無前,就連剛才時間似乎停止都未能阻止它。
這驚豔的一劍,然越剛剛還無動於衷,現在卻變色了。
然越身影模糊了一下,手上抓到了一人,往前一拋,立刻被劍光攪得粉碎。
劍光立刻被染成紅色,屍體粉末在淨世咒下,化作一團血雲,如澆上汽油一樣,轟的一聲,劍光幾乎完全消失。
子秀的身影顯露出來,只剩下稀薄的光華,還在迅速消失,砰的一聲,撞在五色神光罩上。
然越只是微微一瞄,便不再關心他。
他知道,子秀應該完了,護體靈光一旦耗盡,他的身體就會和飛在空中砂石一樣,在淨世咒的威力下,化為烏有。
八荒六合獨尊陣發出耀眼的佛光,想和淨世咒抗衡,但淨世咒一到,佛光好像火中的白雪一樣,迅速消融。
子秀身體撞在五色神光上,從空中摔落,他的腿和手上面板開始紛紛消失,就在這時,他身上陡然光芒大作,像一團火完全裹住了他,向空激射而去。
子秀速度驚人,風雷大作,數道閃電轟在他身上,火光只是黯淡了一下,便沖上天空,向東南方急馳而去。
然越大出意料,他在發動淨世咒,眼光示意了一下,二個頭陀身上亮起靈光,也向東南方向追了下去。
然越不想有人走漏了訊息。
再看智通他們,八荒六合獨尊陣的佛光已耗盡,那些和尚一個個發出短暫的慘叫聲,紛紛化為齏粉,不一會,就剩下了智通和無藏尼,兩個身上亮起一層又一層的光華,但光華一層接一層的熄滅。
兩人功行很深,還能暫時抵擋,當然,這和然越的功力有關,要是孔雀明王發動淨世咒,兩人連幾個呼吸也不能抵擋。
風漸漸小了,寺廟很大一片範圍內,都生生被抹去,其餘被波及的地方,也是一遍殘垣斷壁,整座古華寺徹底毀了。
智通兩人身邊只剩下一層非常稀薄的佛光,兩人眼睜睜看著古華寺被毀,但一點辦法也沒有,眼中充滿了怒火,臉皮扭曲著,猙獰而不見一點慈悲。
然越臉色有些蒼白,他笑了,隨手一招,五色孔雀翎落在他的手中,他也不說話,但眼中明顯帶著嘲笑。
手一揮,五色神光又現,智通兩人剛要攻擊,神光已臨頭,眼前一黑,便被然越收了過去,神光一撤,兩人跌出,已經陷入昏迷。
手下人上前,用鐵索穿過琵琶骨,將兩人打入囚車。
……
莫閑離開的洛山,他知道鄭國已無他的立身之地,他往東南方的隨國而去,一路上靜修黃庭之道,動則修行拳術和劍術,無事之時,也將《牟尼三盤經》翻看。
《牟尼三盤經》雖有基本修行方法,但與黃庭大道不同,更近佛門觀想法,在心中存想神像,越清晰越好,並配有咒語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