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龍在路上跑了一一夜,到了大同,就跟郭守義商量了下刺客的事。緊接著,又緊鑼密鼓地找了周和跟劉貢商討行軍計劃。
誰知,大家都認為是使者的田慶榮,竟然只是個背鍋俠。劉貢一,眾人才知道,御前女官才是使者。
郭守義派人請了何青衣出來,眾人見了,都有些驚訝。畢竟,誰也沒料到,中宗會派一個十四五歲的年輕女官做使者。偏這女官又是御前的人,姿『色』無雙,還深受中宗的信任。
所以,不管她願不願意,郭守義跟馬夢龍,都不會放她回屋休息。畢竟,何青衣回宮之後,會把她的所見所聞,全告訴中宗。他們可不希望中宗懷疑到自己,沒有遮攔沒有秘密,自然是最好的方法。
何青衣穿了宮裝,坐在劉貢身邊的椅子上,聽他們展開了輿圖,起了戰事。
這會兒,已經是十月十五的冬了。京城初二的時候,薄薄地下過一場早雪,遲起床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大同的氣,比京城更冷,許是沒有山脈阻擋的緣故,北邊韃靼的冷風一起,大同就跟著冷起來了。
今晚的北風,似乎刮的更兇了,屋裡都能聽見呼嗚呼嗚的風聲。
金翹跟左月跑了一馬,一早就累的不行了,何青衣不忍心,就吩咐她們回去歇著。可誰也不肯動,何青衣只得找了兩張很大的太師椅,讓她們趴裡面休息。
北風一起,金翹和左月就睡著了。何青衣擔心她們著涼,左顧右盼,借了劉貢跟周和的披風,把她們蓋好了,自己坐了一邊,聽著馬夢龍他們的討論。
馬夢龍在路上跑了一一夜,最精神的反而是他,何青衣看著他的嘴巴一動一動,心想,這人可真了不起。
大同和延綏之間有一千兩百里的距離,但是兩者到韃靼都城雲中的距離差不了多少。
大同到韃靼的雲中,大概五百里,延綏稍微遠一些,六百多里地。騎兵的話,一就能到達。輜重物資跟步兵慢一些,怕是還得六七的時間。
送嫁的隊伍一旦進入雲中,就進了韃靼的包圍圈,如果想裡應外合,大同和延綏可以同時出兵攻打。但是誰先誰後,如何分散韃靼的注意力,以及何時埋伏,一直談不妥。
大同往北就是平原,到韃靼一馬平川,行軍非常方便。可一馬平川也有個問題,就是沒有遮擋,很容易被人發現。如果大同派人增援,很容易被韃靼識破。
何青衣雖然不知道行軍打仗的事,可步兵的速度,騎兵的速度,出京的這八,她已經瞭解一二了。
“大哥,你有多少騎兵?”何青衣突然問了一句。
劉貢一愣,就:“四千人馬,一半是騎兵,一半是步兵。”
“周統領的人馬,一千騎兵三千步兵。”何青衣一邊算,一邊:“要不,讓步兵先行?”
馬夢龍跟郭守義一愣,他們爭了半,問題就在步兵身上,五六百里地,急行軍都要五六,如果只是送嫁,那沒問題。可要打仗,前進撤退都要考慮步兵的速度,實在有些棘手。
何青衣的話,雖然解決不了這個難題,倒是抓到關鍵了。
“張女官,”郭守義:“即使讓步兵先行,一來一去,也要十來啊。這個速度,突襲很吃力啊。”
“開戰必須在雲中城嘛?”何青衣問:“如果我們把薩拉齊的人往南引個一二百里,再把步兵屯在那裡開戰,這樣一來一回,就能少走四百里地,至少就空出四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