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到大同有七百多里的距離,送嫁的隊伍走的慢,總共用了八。
大同往西是延綏,中間隔了一千兩百多里地,騎馬的話,最快也要一兩的時間。馬夢龍昨日收了送嫁使者的信,就發了訊號給固原的孫連玉。
固原在延綏往西一千四百里地,如若用馬,來回又是兩。好在軍鎮有個優點,大家都挨著長城,烽火臺上一打訊號,白用蓬表煙,晚上用火,再加上鼓聲和積薪,一站站傳下去,一會兒就能收到訊號。
孫連玉一同意,馬夢龍就帶了人馬,從延綏出發了。
走了一個晚上加一個白,到了十五號傍晚,延綏的人馬,才進了大同城。
馬夢龍進城之前,周和跟劉貢也聽大同的地方官們過,除去延綏守備的身份,他是孫連玉最為信任的將領。
倆人差不多年紀,到三邊的日子也差不多。孫連玉是個縣事的長子,馬夢龍是個千總的次子,都是官宦人家出身,可家境都不怎麼樣。
孫連玉的父親孫紹康,就七品縣事的那點俸祿,還養了一堆妻妾子女。家裡沒了出路,才『逼』著長子棄文從武,去了三邊參軍。
馬夢龍的父親稍微好些,是個六品的千總。可這位子,只傳嫡長子。他一個次子,只能上戰場一刀一劍博個軍功。
普通的軍漢他們看不上,普通的官宦子弟又看不上他們的窮酸樣,所以,這兩人在三邊見了面,就成了知己,一好就好了二十幾年。
後來,孫連玉的妹妹嫁了三邊總督餘盛海的兒子餘自生,馬夢龍的妹妹就嫁簾時還是個普通將領的孫連玉。
還沒成親,餘自生就死了,孫連玉又把妹妹嫁給中宗做了貞妃,此後一路飛黃騰達,坐鎮三邊十幾年。
餘盛海退位,一方面是後繼無人,兒子都死光了。一方面是中宗的意思,要麼告老還鄉,要麼不得善終。
餘盛海迫於無奈,把三邊的位子給了孫連玉。可餘盛海手下還有不少將領,資歷比孫連玉老,戰功比孫連玉高,他們不服氣啊。
孫連玉接過三邊總督的位子,著實掙扎了好幾年,才算紮了根。各大軍鎮都派了自己的人,比如延綏的馬夢龍,大同的郭守義。再把餘盛海的舊人,打發到關把守,比如陽和衛的王勳。
一方面,餘盛海的舊人,軍事素質過硬,守個關不成問題。另一方面,他們手裡沒了人馬,也掀不起什麼浪花了。
清理好武將,孫連玉又開始清理三邊的文官。孫連玉跟首輔嚴世玉交好,京城派來的巡撫巡按,都乖乖聽話,不給中宗打什麼報告。
平平安安一直到了五年前,高階扳倒了嚴世玉,自然要挖孫連玉的黑料。
嚴世玉和孫連玉還有鄧如光這些邊疆大將,關係都極為密牽鄧如光是個急『性』子的直腸子,北疆挖不出什麼黑料。孫連玉實力不如北疆,明顯更容易欺負。再加上孫連玉當總督,本來就得罪過很多餘盛海的舊人,高階一挖就全是黑料。
據實一上報,中宗就勃然大怒,三邊只知道有孫連玉,竟然不知道有朝廷。不僅貞妃的恩寵少了許多,孫連玉的日子也難過起來了。
派來的巡撫和巡按都是高階的人,陰陽怪氣,明明是外行人,卻挑這挑那。好在武將不歸巡按管,孫連玉這三邊總督,還算留零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