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的宮女和女官由六尚宮二十四司管理,太監也有二十四衙門。
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為首的,就是就是司禮監。
司禮監負責皇帝批答奏章,傳宣諭旨的事情。同時,也負責後宮的宦官事務。因為日夜跟著皇帝,既是心腹,又是得力干將,出過好幾個權勢顯赫,玩弄職權的大宦官。
另外的十一監是採辦御用器物的內官監,就比如上次何青衣見過的王公公;掌管儀仗的司設監,掌管馬政的御馬監,掌管太廟的神宮監,掌管膳食的尚膳監,管寶印敕符的尚寶監,管圖書鐵券誥敕的印綬監,還有管理庭院灑掃的直殿監,管理皇帝冠冕袍服的尚衣監,跟隨皇帝出行負責引路清道的都知監。
宦官的四司指的是管理柴炭的惜薪司,管理上朝時鳴鐘擊鼓的鐘鼓司,管理粗細草紙的寶鈔司,管理沐浴之事的混堂司。
還有八局是兵仗局,銀作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以及宮外的浣衣局。
二十四衙門,管的範圍,比六尚宮要寬。比如上書房的事,比如武器銀作出行等事。可宮內的很多司,比如膳食,衣物,寶印等等,就和六尚宮有很多地方重合。
一般預設,妃嬪的事,由六尚宮管,皇帝的事,由二十四衙門管。
可涉及到皇帝給女官封號,很多時候,六尚宮要聽二十四衙門的。畢竟,衣服好不好看,入不入得了皇帝的眼睛,宦官們,比女官更有話語權。
這不,許嬤嬤拿了尚服局的圖冊,帶了何青衣跟何璇珍,急匆匆就去尚衣監了。
經過第一,金玉緞的事,何璇珍也老實了很多。雖然對尚服局的事情不上心,至少也不會表現出來了。
兩人跟了許嬤嬤出了尚服局,已經是日落時分。
西邊的空,掛了一抹晚霞,從厚厚的黑『色』雲層裡透出綺麗的紅『色』。『色』已經大暗,更顯的這紅霞,豔的詭異。
許嬤嬤快步的走著,過了西二路,又過了西一路。
這時,路上的人多了一些,想來是晚膳時間,正往各處傳膳呢。
二十四衙門,除了浣衣局在宮外,其他的十二監,四司和七局,都在乾清門附近。而乾清門,就是內廷和前廷的分界線。
中宗住了乾清宮,隔了個交泰殿,就對著坤寧宮。坤寧宮是後商皇后的寢宮,也就是民間的中宮。可住過坤寧宮的皇后,沒一個善終,有被廢的,有早死的,還有病重的。所以,後商的皇后,除了洞房的三,不得不住在坤寧宮。絕大多數時候,都住在別的宮院裡面。
鄧皇后也不例外,她住了坤寧宮東側的景仁宮,離皇帝的乾清宮和自己的坤寧宮,都近。
二十四衙門,就沿著乾清門,半環繞著乾清宮。許嬤嬤要去的尚衣監,就在乾清門的東側,緊挨著景仁宮。上了東一路,往南走上那麼一會兒,也就到了。
進了尚衣監的院子,就有太監進去通報,尚服局的許嬤嬤來了。裡面的人,就吩咐引進來。
太監又出來,引了許嬤嬤跟何青衣她們進去。
一進去,就是一股子刺鼻的菸草味。居中的炕上,半躺了一個四五十歲的大太監,正抽著菸袋,一個十四五歲的太監,正給他捶腿呢。
看見許嬤嬤進來了,那太監在炕上欠了欠身,“許嬤嬤來了?”
許嬤嬤屈膝行了下禮,何青衣她們也跟著行禮。
“馮公公,蔣司衣讓我拿個圖樣給您看看,”許嬤嬤很客氣,“您看過了,我們才敢開始做徐才饒衣裳,這不,又要麻煩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