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勁啊,她剛回來的時候,不是雄心萬丈,一副發誓要逮出投毒者的模樣嗎?怎麼都這麼久了,只顧著自己看書騎馬呢?還是,這樣三打魚兩曬網的,才是何青衣的真相呢?
這樣可就不好玩了,鄧雲鴻心想,得讓春令去問下那個叫蘭香的丫頭,何青衣跟何學瑜到底怎麼回事。
上次何青衣出逃,連他都覺得意外。如果何學瑜跟何青衣是約好了那出逃,那樣的話也正常。要是倆人沒有事先約好,何青衣這樣逮著機會就上,那可有點棘手了。
這樣不按理出牌的人,最難對付。因為,你不知道他這會打的什麼主意,等會兒,他又打的什麼主意。
當然,何青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打聽。
只是,她的打聽,到不了春令秋辭的耳朵裡面,自然鄧大公子也不會知道。
這裡,就得一下鄧府的丫頭婆子。丫頭就是春令秋辭玉墨這類人,而婆子,就是公子的『乳』母保母老嬤嬤們。
可是,鄧府跟別的官宦人家,有個很大的不同。
別的人家,當家夫人身邊的,多是老嬤嬤們主事。比如何府的孟夫人,她的得力干將就是李嬤嬤。公子姐身邊也有老嬤嬤和大丫頭,畢竟年輕人話投機些,所以,公子姐身邊的大丫頭,話分量就重點。可老嬤嬤們多是府裡的老人,又是夫人老爺派來看著姐公子的。所以,大丫頭們再得勢,也得給足老嬤嬤們面子。
所以,別人家,大丫頭得勢的也有,可老嬤嬤們也很體面。彼此之間雖有明爭暗鬥,可大局在那擺著,勢均力敵了,也就和平共處了。
可鄧府在這點上,就很不一樣。
何青衣剛進鄧府,就發現當家的是春令和秋辭這兩個大丫鬟。再一打聽,鄧大公子六七歲時生了場大病,老爺發怒,覺得丫頭婆子沒用心照顧公子,一怒之下,就想全打發了。
好在太太那會兒還在世,就勸老爺,都是府裡的老人,打發了賣了,起來也不好聽。當時老太爺還在世,鎮守著北疆呢,所以,就讓大家選,要麼賣,要麼去北疆服侍老太爺。
而京城的官宦人家,也有個『毛』病,就是幾乎不買別人家賣的僕『婦』。
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如果兩戶人家條件差不多,一樣的錢買人,他們幹嘛買個別人不要聊?就算僕『婦』沒犯錯,只是主人家不高興,賣了。那他們買了,面子上不也難看嘛。
另一方面,丫頭還好,年紀輕,對原來主人家的感情不深。可要是個老家僕老嬤嬤,拿原來的主人家跟你做對比,時不時還跟老同事散佈點謠言,你,你是買個祖宗還是買個傭人啊。
所以,京城的官宦人家,幾乎就不買轉賣的家僕。倒是外地的暴發戶,挺樂意買京城官宦人家轉賣的僕『婦』。為啥?還不是為了滿足下虛榮心,我跟兵部尚書都用一樣的人了,時不時再打聽下京城什麼時髦,什麼上檔次,自娛自樂一番。
可那些在深宅大院做過事的嬤嬤僕『婦』們,哪裡看得上這樣的暴發戶。就算去了,也覺得自己明珠暗投,被老同事笑話。所以,鄧家的那批老家僕,全選了北上,去服侍老太爺去了。
這麼一來,除了太太老爺身邊還有幾個舊人,鄧府的下人,全換了新人,還給大公子配了兩丫頭,就是春令和秋辭。再後來老爺奉旨去了北疆,太太也過世了。鄧府的事,就由春令秋辭了算了。
可畢竟人跟人不一樣,處久了,總有點矛盾,年紀大的那些婆子,就有點不滿,憑什麼是兩個黃『毛』丫頭當家?憑什麼我們這把年紀了,還要聽丫頭片子的話?
喜歡術中有術:腹黑皇后傲嬌帝請大家收藏:()術中有術:腹黑皇后傲嬌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