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音才知道,自己要教導一個什麼人。
武皇后也沒能做成的事情,大雍立朝以來第一位女君。
沒想到小皇帝竟然有這種魄力,仔細想想,還真是……有意思啊。
燭音喜歡有意思的事兒。
為君之道燭音是不懂的,這也不需要她教,自有皇帝自己上 。
燭音思來想去,只會一樣東西:霸道。
何為霸道?
燭音:寶想要,寶得到。
大公主跟在她身邊幾年,硬生生從一個還算講道理的小姑娘,變成了一個以德服人的小姑娘。
武德那個德。
皇帝初時樂見其成,繼而意識到不對勁,火急火燎地將女兒重新接到身邊,和皇后一起試圖頒正。
可惜效果有限,倒是成功將面子做好了。
具體表現為,小姑娘從看起來不是很講道理,進化成了滿臉和善地行不講道理之事。
帝后夫妻:……也行吧。
大公主十歲的時候, 皇帝開始帶著她上朝。
朝臣們再遲鈍,也反應過來了。
這些年,陛下後宮再無所出,大臣們摺子都上麻木了也無用,帝王威嚴漸盛,做臣子的連直視都膽戰心驚,何況駁斥?
大臣們安慰自己,好歹陛下膝下有個大皇子,雖是個獨苗苗,但身體還算康健。
可眼下,陛下竟是要舍大皇子而立大公主為繼承人嗎?
朝堂激烈反對。
作為“寵妃”的燭音接到了不少誥命夫人的拜帖。
連清修的太后都沒能避過去。
太后直接下旨開罵:一個個實在閒,就日日沐浴齋戒過來碧霄宮陪哀家聽經。
效果顯著,後宮清靜。
至於前朝,如果皇帝連這點壓力都抗不過去,就白當這麼多年的實權帝王了。
等到大皇子和二公主大一點,同樣被皇帝帶上了朝堂。
百官們懷抱著期待一看……
也不說這兩位不行,比起一些不學無術的宗室子弟,大皇子殿下謙虛有禮,讀書也不錯,但、但珠玉在前,實在是……唉。
大公主可是小小年紀,就敢一個人舌戰群臣而面不改色,關鍵是,她還沒戰輸。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大皇子能成為一個守成之君。
而大公主,有野心,有抱負,文韜武略,她能接過父皇創下的盛世,執天子利劍,去開創下一個更盛大的未來。
身為臣子,拋卻那點私慾,誰不想跟著一位盛世明君,青史留名?
等到盛安公主十六歲上了戰場,接連破西狄,昌越等國,將大雍版圖往西擴張萬里,朝廷反對的聲音明顯小了許多。
簪纓世族,勳貴朝臣們,開始回家扒拉自己族中適齡的郎君,看有誰堪配公主。
芭芭拉沒料到劇情會是這麼個進展。
宿主的任務是成為女主的“踏板”,透過自己讓皇帝注意到女主。這個任務,早就在女主向皇帝獻上靈泉之時,就顯示完成了。
燭音對後面的走向感興趣,才選擇多留一段日子。後面又成了大公主的老師,在這宮廷之中生活得還算愉快,就這麼順水推舟地留了下來。
她甚至和女主蘇意婉,成為了時常可以聚一聚,聊聊天的飯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