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問:“那個瑜昭容,不能替你分憂嗎?”
皇后無奈地笑:“瑜昭容她……性子憊懶,不耐做這些。”
雖然話語簡短,太后卻聽出了語氣裡的維護和寵溺。
她意外地看了皇后一眼,她雖避居碧霄宮,宮廷之中的訊息自有人遞到她面前 。
從前只知皇后喜愛那個新進宮的瑜昭容,此時聽皇后提起,才能知道皇后對她的偏愛。
這令她難得生出了點好奇。
很快,皇后暫停管理後宮事務,太后娘娘重新掌管六宮的訊息傳了出來。
太后出來第一日,就是召見瑜昭容。
江昭儀又驚又喜,以為太后是要敲打燭音,不少妃嬪也是如此想的。
只有皇后安慰她:“你別怕,太后娘娘不是那種人。她……很特別的,你見上一面就知道了。”
太后仍居碧霄宮,她不要人行俗禮,免去皇家見禮那一套。
若是個普通妃嬪,怕是要被這一連套操作弄得心神不安,胡亂揣測是不是太后娘娘對自己不滿。
但是對燭音來說剛剛好,免去俗禮,她正好不用委屈自己。
太后做道士打扮,她看一眼,也沒露出驚容。
讓她坐,她就坐下。
太后不開口,她也不開口,自己慢慢品茶,好不自在。
好一會兒,太后面上露出了一絲笑容,誇道:“你很好。”
她打量著燭音,讚道:“你這一身風度,頗有方外之人的出世之姿,困在這後宮之中,實在委屈。”
她問:“你可有興趣,隨我一同修道?”
聽說老祖宗被自家母后召見,心中有些擔憂的皇帝,一進門就聽到了這粗暴的挖牆腳。
他頓了頓,邁步而入。
見他進來,太后神色不變,又說了一遍:“皇帝,我喜歡她,想讓她隨我一起修道。”
令她意外的是,兒子並沒有同意或是反對,居然將目光看向了燭音。
皇帝在徵求瑜昭容的意見。
太后盯著燭音,若有所思。
燭音立刻搖頭,拒絕得也很粗暴:“謝謝厚愛,但我對修道不感興趣。”
皇帝便要開口,就聽他母后含笑道:“若我看上了你,一定要引你入我道門呢?”
皇帝:?
他知道母后不是這種人,她故意這樣說,為何?
燭音想也不想:“強扭的瓜不甜,勸你三思,我怕你後悔。”
太后被逗得笑出聲來。
她揮揮手,示意燭音下去。
待到她離開,她才將目光轉向自己兒子:“說吧,她是什麼人?”
她可不信,這只是個普通嬪妃。
皇帝一直沒告訴太后燭音的身份,倒不是不信任他母后,而是,太后修道。
修道之人,本就篤信求仙問道,鬼神之說。
若是讓太后知道,竟真有個二百年前的先祖活生生站在眼前,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可眼下太后既然問起,也不好再隱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