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封瑜美人為昭容,是皇帝和皇后商議出來的決定。
既然已經知道此瑜美人非彼瑜美人,自然不能如之前一般怠慢。
但若是要比照她原本的身份來,便是皇后退位讓賢也不能夠,得皇帝主動避讓才行。
這顯然也不現實。
不管出於何種考慮,燭音的“真正身份”,都註定只能是一個極小部分人能知道的秘密。
那麼,給燭音的待遇就很值得商榷了。
最終,皇帝和皇后商議出來的合適身份是昭容。
位份夠高,後宮之中,除了皇后,只有淑妃一人能壓她。
而淑妃早年生大皇子難產傷了身子,常年抱病在床,輕易不出宮門,燭音幾乎沒機會遇到她。
其他宮妃最高也不過和燭音平級。
九嬪的位份,夠貴重,但也沒貴重到令前朝懷疑陛下色令智昏的地步,不會因此為燭音招來不必要的妖妃罵名。
可以說,這已經是帝后能想到的最“合乎情理”,又不讓燭音受委屈的位份。
顯而易見是花了心思的。
燭音心領了這份情。
其中種種考慮外人不知道,她們只知道,後宮新崛起了一位寵妃,風頭極盛,而且十分詭異!
通常情況下,寵妃受陛下喜愛,這很尋常,從古至今的寵妃都是如此。
可是,寵妃同樣受皇后喜愛,甚至皇后看起來比陛下更喜歡瑜昭容。
這就很離譜了!
哪家正室會喜歡得寵的妾室啊!
偏偏瑜昭容就做到了!
宮妃們萬分羨慕!羨慕之餘,還很想向昭容娘娘討教一下秘訣!
如何得皇上喜歡,想知道!
如何討皇后娘娘歡心,更想知道!
畢竟,陛下這麼多年除了皇后娘娘,也沒見對哪個妃妾額外青眼相加,討陛下歡心,看起來像是一條沒什麼前途的不歸路。
皇后娘娘就不一樣了,娘娘大度,溫柔,還是眾妃的直系領導。
從前娘娘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好,嬪妃們察覺不出區別,如今有了偏愛,才知道獨得娘娘恩寵是何等幸福。
想要!
承意殿日日都有妃嬪來拜訪。
一開始,燭音還以為是自己的“受寵”惹來了宮妃嫉妒,興致滿滿地準備見識一下後宮特色宮鬥,看是不是如傳聞中那樣,笑裡藏刀,口蜜腹劍,殺人不見血。
聊了幾個人以後,她腦袋上緩緩冒出了一個問號。
她們不提陛下,不陰陽怪氣,不諷刺警告,不給她挖坑。
一個個盡打聽皇后娘娘的喜好,旁敲側擊娘娘究竟喜愛什麼姿態的美人。
皇帝,你是否感到頭頂顏色有些許不對?
沒有想看的東西,燭音很快對這些天天上門的鶯鶯燕燕不耐煩了,她直接去找皇后。
皇后哭笑不得,第二日請安時特地提點:“昭容喜靜,你們不要打擾她。”
皇后的警告,似乎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明面上沒人敢忤逆皇后娘娘的命令,但私底下,燭音去御花園賞花,去蓬萊池泛舟,去萬珍園看小馬的時候,總能偶遇一二後宮同事。
有時候不小心聽到的心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