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的人,個個都噙著淚水。
翠淺又道:“公主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公子,奴婢懇求太子妃,若有朝一日有奸人相害,還請太子妃瞧在公主情分上能護他一二。”
薛玉蘭破泣為笑,是為有這樣忠心的丫頭,“鳳歌生前就與本宮道,讓本宮幫李公子升官發財,幫他打小人……當時只覺得玩笑話,而今想來,這裡面又不乏真情厚誼。是我們害了鳳歌,若是一早告訴她實情,讓她有所防範,她又怎會被惡女算計。本宮賜你自由,明日一早你就收拾東西,我著小馬護送你出宮,將你許配李十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奴婢叩謝太子妃恩賞!”
翠淺出宮了,一心想娶個美貌宮娥的十六多了個滿意的未婚妻。
鳳歌消失了,但大家的生活還在繼續。
翠薇宮上下除了翠淺配了十六,其他宮人都到薛玉蘭跟前服侍,因著是故人,大家相處融洽。
翠薇宮庫房裡的物品在內務府查點之後,卻並沒有搬走,原因是,翠薇宮的存在有著另一種意義,未來皇后與鳳歌公主有著情同姐妹般的情義,她下了令,不許任何人動翠薇宮的一草一木,要一切都照原樣,甚至還留了兩上粗使宮人在那兒看守著。
十月初九,正興帝禪位,太子慕容琪登基,改年號靖武,史稱靖武帝,正興三十一年改為靖武元年。
在糾結了許久後,雍和帝稱“太太上皇”,又稱“雍帝爺”,新晉級的太上皇又稱“正帝爺”。
正帝爺退位第三日,帶著六宮嬪妃撤離皇宮,遷往暢園行宮。
雍帝爺則留居榮寧宮。
十月初九,年輕的靖武帝大赦天下,罪大惡極者不赦、謀逆叛亂者不赦等幾大罪不赦。十月初十,靖武帝冊太子妃薛氏為後,封側妃蕭娜為“和妃”位同淑妃位),封侍妾溫氏為華嬪,居九嬪之首。
十月十五,靖武帝下旨,晉封鳳歌公主為“護國長公主”位。
護國長公主,這是前所未有的極尊公主封號。
十月十六,薛玉蘭宣召溫令姝入宮,然,卻被溫家人告知溫令姝走親戚去了。
薛玉蘭氣得不輕:“她走親戚,你們信嗎?”
小鄧等人連連搖頭。
小馬經早前正興帝身邊的羊大總管舉薦,做了靖武皇帝身邊的大總管太監,小鄧晉為鳳儀宮的總管太監。
“本宮就是要挑斷她的手筋,免得她再禍害他人!可惡的溫家,居然敢包庇。”
翠冷福了福身,低聲道:“娘娘何必動怒,要對付一個溫令姝著實容易得緊,她再逃,還能逃到天邊兒去,娘娘只需動用大內高手去辦。”
薛玉蘭道:“本宮不屑背裡下黑手,要做,就做得正大光明。”
這可就難了,人去了哪兒都不知道。
溫家知太子登基,這是故意把女兒給藏起來了。
溫令姝若是知錯還好,可她明明就是沒有真的悔改。
藍汐道:“娘娘,溫家分明是仗著大房立有赫赫戰功,越發不把娘娘放在眼裡,還不是想著皇上不會治罪他家。”
藍凝一直都是性子最內斂的一個,很少說話,但若薛玉蘭問她時,她多是會說,且薛玉蘭也會採訥。
“藍凝,你以為呢?”
“回娘娘,奴婢以為,來日方長,娘娘近日當以養胎為主,有躲藏一時的,可沒有躲藏一世的。溫家要護女兒,就由他護著。溫家卻不知,溫令姝活著就是一枚毒瘤。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讓溫家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薛玉蘭若有所思,“藍凝說得是,要給鳳歌報仇,有的是機會。但是溫家不分黑白,包庇惡毒女兒,枉為人臣,令人髮指。”
藍凝小心地看著周圍,還好現在留在她身邊的都是嘴緊的人,不怕漏出風聲去,鳳儀宮裡的宮人,誰不想抱緊薛玉蘭。
薛玉蘭不聰明,但也不笨,而且拿定主意要做什麼事,她就一定會堅持,這樣的人多是心性堅毅。就如現下,追著溫令姝,要挑斷人家的手筋,還尋了個藉口“怕她再模仿他人筆跡,惹下禍端”雖然理由微有些牽強,好歹大家都信服。
轉眼間,冬去春來,又是一年至。
靖武帝登基,起用大批新晉進士、同進士,朝堂一派新氣象。
朝臣幾番上折,請求靖武帝廣納美人充盈六宮,皆被他所拒。
閒下來的時候,他陪著薛玉蘭嘗御花園的景色:春日,賞鳳尾森森,聽龍吟細細;夏季看荷葉滿塘,映日接天;秋天聽芭蕉接雨,蒼實冷翠;冬時觀梅花月色,疏影橫斜。一年四季樓臺聽雨,賞湖中鴛鴦相戲,竟是道不出的美景。(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