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嬤嬤走在鳳輦一側,“公主,這穆縣令一瞧就是個行事沉穩的,這樣的燈籠掛出來,既不張揚失禮,又能表達出全縣百姓對公主回鄉的歡迎。”
歡迎公主,就要佈置得喜慶,可公主回鄉是弔唁拜祭養嬤嬤,所以不能與死者犯衝撞,能拿捏好這種分寸就極是不易,還有那些淺色的燈籠,遠遠瞧去,就像是白燈籠,只有走近了才能瞧出是淺色的花燈。
江若寧一扭頭,看著旁邊騎在馬背上的穆齊,“穆縣令,這些燈籠很漂亮,這麼多的燈籠,從何而來?”
河鐵柱這會子想到江若寧帶的十幾車財物,當即揖手,搶先回答:“稟公主,這些燈籠都是我家百貨鋪子從奉天府由一家專做燈籠的鋪子採購來的……”
江若寧立時憶起河鐵柱新娶的妻子司氏,那可是出身奉天府商賈之家。如果說這生意是河鐵柱自己想的,江若寧第一個就不信,定是那司氏想賺一筆錢,哄了河鐵柱去奉天府採購燈籠,然後又高價轉售給了當地百姓。
“不可河大爺這次有沒有虧本?”
她的語調無波無瀾,但聽到河鐵柱耳裡,就像是擔心他虧了。
河鐵柱得意地道:“回公主,我們鋪子沒虧,還賺了三百多兩銀子。”
河德平忙道:“稟公主,這些都是全縣商家自己買的燈籠,我們可沒逼他們。”
河家賺錢了,可百姓們買這種燈籠做什麼,除了好看,一點用處都沒有,還要耗蠟燭。
江若寧與一邊的小鄧低聲叮囑了兩句。
小鄧得令,轉身下馬,走到一家商鋪前,笑盈盈地道:“喲,你家的這隻藍兔子花燈不錯,店家,這燈籠你買成多少錢,我們公主想買回去?”
那賣豆腐的老頭兒笑道:“小哥要,只管拿去就是,別說錢不錢的?”
婦人不高興了,“老不死的東西,買了兩對燈籠,就去了四兩銀子,我們這豆腐鋪子大半年的賺頭都沒了,你還要白送?”
兩對燈籠,賣人家四兩銀子。
小鄧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來,足有五兩,取了那一對兔子燈籠回了隊伍。
老頭兒不語,鑿點著婦人:你惹禍了吧?孝義公家可是惹不得的,早前還有河家老太太束著他們,現在他們越發沒個王法了。
婦人則歡喜地拾起銀元寶來,“老頭子,好大的元寶,得有五兩了吧?這麼大……”
翠淺得了燈籠,將它掛在江若寧的鳳輦上。
江若寧聽小鄧細稟之後,“當真沒個王法,在青溪縣已成惡霸。吩咐下去,稍後請李家三房的七奶奶、李家二房的七郡主坐陪。”
小鄧應了。
鳳輦、馬車停在了李府二門外的車馬巷裡,江若寧下了鳳輦,抬眸時就看到二門內站立兩排盛裝的太太、小姐,個個打扮慎重。
七郡主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敏王府慕容瑁、慕容瑾兄弟大鬧一場,硬是讓李望降妻為妾,娶她為嫡妻,最大的孩子已近兩歲,是個閨女;第二胎生了個兒子,而今方才四個月。
婦人小姐們跪在兩側,高呼千萬。
“都起來吧!”
七郡迎上,款款福身:“小七見過鳳歌堂姐。”
江若寧道:“李七奶奶呢?”
周半夏垂首移了過來,中規中矩地道:“民婦拜見鳳歌公主!”
“本宮早年因一次意外身中蠱毒,也至對青溪縣的人和事盡數忘卻,雖說你們中的許多人本宮憶不起來,但看到你們就覺得親切。小七、李七奶奶,與本宮介紹一下這些太太、小姐。”
兩人立時各挑一列介紹。
“這是穆縣令大人的夫人穆太太,這位是穆縣令的嫡長女穆大小姐。”
“這是陸縣丞大人的夫人陸太太,這是陸家大奶奶、陸家三小姐。”
“這是仁和鎮唐舉人夫人唐太太,唐大奶奶、唐五小姐!”
江若寧微微頷首點頭。
被介紹到的太太、小姐們便福身行禮。
“這位是孝義公河家的長媳河大奶奶!”(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